
大家好,我是玲玲,我个人非常喜欢凯越650RR
最近我的车友圈炸锅了!国产凯越650RR零百加速不到3秒,125匹马力,敢叫板进口跑车,可价格没出就争议不断,这台车到底靠不靠谱?
我的朋友给我分享了凯越650RR的消息,这台645cc直列四缸车,180公斤整备质量,极速直逼260km/h,一档能拉到120km/h,配置更是堆到顶,可矛盾点就在这:网友一边夸性能炸裂,一边骂外观是“缝合怪”,排气毁审美,还纠结定价,连想看实车的车友都在猜“会不会是数据噱头”。一边是国产性能突破,一边是各种质疑,换你能不犯嘀咕吗?
据了解,凯越650RR的配置确实没话说,电子油门、定速巡航、弯道ABS、TCS防翘头防翘尾、坡道辅助全有,还有电子阀门排气,电控水平跟进口大排没差,车重还比同级轻10%,完全吃透了“加马力不如减重量”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买性能车最看重数据和配置,我们身边这样的事情发生很多,比如买电脑先看处理器和显卡参数,觉得数据好就先心动,可实际用起来卡不卡、耐不耐用才是关键。你身边有没有人被亮眼数据吸引,买完却发现不实用的情况?
知情者透露,凯越之前出的450RR就有过“数据好看实测拉胯”的情况。有车友提车后发现,低速骑行时顿挫明显,发动机震动大,骑久了手麻,还有人骑了不到2000公里,刹车泵就出了问题,去售后还等了半个月配件。虽然这次650RR数据更炸,但老车友心里都犯嘀咕:会不会又是“纸面性能”?之前盼着450RR能撑起国产性能大旗的车友,遇到故障后别提多失望了,这种期待落空的感觉,换谁能受得住?
我就想问一下那些喊着“定价3万就提车”的网友,你们真敢赌吗?有摩友说得实在:“进口车经过几十年验证,凯越这四缸机成熟度咋样?”还有人说:“电控多是好事,可程序调校行不行?别关键时刻掉链子。”要知道,摩托车性能越强,对品控和调校要求越高,万一高速骑行时电控失灵,那可不是小事。你们买车会只看数据,不管背后的品控吗?
小编认为,凯越650RR的出现确实让国产性能车有了看头,这是好事。但“挑战进口跑车”不能只靠数据。就像前几年某国产手机,参数比苹果还高,可续航和系统流畅度差远了,最后还是没留住用户。凯越现在也是这个理,外观被说“缝合怪”倒还好,要是品控和调校跟不上,再炸的性能也白搭。大家不妨想一想,要是这台车定价超过5万,又出现像450RR那样的小毛病,你还会买单吗?
要我说,“骑士与海”觉得它能掰手腕国际一线,这份期待能理解,毕竟国产能做出这数据不容易。但网友的质疑也不是没道理,外观混搭、排气难看,这些是看得见的问题,看不见的发动机耐用性、电控调校,才是关键。有网友说得好:“别做‘一次性性能车’,能骑三年不出大问题才算真牛。”这话太实在了,性能再强,骑不住有啥用?
说到底其实就是,国产性能车想崛起,光堆数据、抄配置没用,得踏踏实实做品控、搞调校。你瞅瞅现在成什么样了,数据一放出来全网沸腾,可一聊到品控全是沉默,连经销商都在猜“会不会出问题”。消费者想要的是“能打又耐用”的车,不是“数据花瓶”。这件事情放在谁身上能接受啊?花大价钱买台“纸面猛兽”,骑着提心吊胆,心里能踏实吗?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如果凯越650RR定价4万,数据属实但品控像之前的450RR,你会为国产性能买单,还是选更稳妥的进口入门车型?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