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的摩托市场,秋意里裹着一股热浪,而摩托范APP上的新车榜、人气榜和口碑榜,就像三块实时的指路牌,清晰地标出了这个月大家真正在关注什么、买什么、什么质量可靠。要说最明显的变化,无疑是踏板车这次是真的“杀”疯了,三个榜单占了差不多一半,而口碑榜硬是占了7成,笔者就通过自己骑行踏板的感受,来深度解析一下踏板爆火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变革与趋势。
9月份,大家都在看什么?
9月的摩托车市场,依然绕不开这三件事,那就是政策、新车和价格。随着国Ⅳ排放标准年底全面落地,虽然还有几个月,但不少品牌已经提前亮出了符合新标的产品。新车榜上那几款全新车型,背后多少都有这层考量。
然后中秋国庆双节还没到,价格战已经开打了。早前的豪爵、光阳、三阳、QJ都不同程度降价,还有其他不少品牌也推出了购车大礼包、金融贴息,甚至奔达、新大洲本田这些牌子还直接对部分车型限时降价,人气榜上那些排名变动,我想跟这个关系不小。
当然还有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显,那就是大家不再满足于“要么纯通勤,要么纯玩乐”这种单一的需求。而是越来越追求一辆车最好能同时兼顾日常代步和周末小跑,这种“一车多用”的需求,直接带动了踏板车的爆发,也让ADV这类车型持续走热。毕竟在当下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普通家庭能同时拥有几辆车的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还是追求既要又要,而踏板刚好就精准的阻击到了这个点。
新车大盘点,三足鼎立局面初现
8月新车
说到新车,这个月的新车榜很有意思,基本是“大排玩个性,小排走实用,踏板要双修”的多线布局。
张雪机车500F(新车榜第1),作为新品牌的第一款车,定位是“国产中排运动街车”。直列双缸水冷机子,最大功率35kW,配了滑动离合和全LED灯,明显是冲着追求性价比的年轻玩家来的。能登顶新车榜,说明大家对新鲜品牌有好奇,也说明中排街车这块市场,还有得打。
奔达灰石707(新车榜第2),奔达在巡航车领域算是站稳了,这次又推出700cc级别的V缸巡航。延续了灰石系列的复古调调,同时优化了座高和车重,对国内用户的身材更友好了。
新大洲本田NS150XC(新车榜第3)和SquareX125(新车榜第5),这两款踏板的上榜,把“实用型踏板”的竞争直接摆到了台面上。NS150XC主打“轻度越野通勤”,配了高通过性轮胎和前双碟刹;SquareX125走的是方盒子造型,平踏空间大,瞄准的是年轻家庭用户。本田在踏板领域的底子,让它们一上市就有关注度。当然随着铃木YU的改款,作为常年霸榜的他上榜也就无可厚非了。
入门级的巡航的崛起也是一个明显的信号,随着摩托文化的普济,众多女性骑手也加入了进来,他们对大排量其实要求并不高,但是对颜值和操作简单却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就引出了两款入门级自动挡的上榜。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档的摩托也会像汽车那样,越来越普济,谁先布局,谁就有机会抢占更大的市场。
所以纵观新车榜单,基本上就是大排量、踏板和入门巡航的三足鼎立局面,但是能笑到最后的,我更看好踏板,他技能满足日常的通勤、又能短途摩旅,甚至还有不错的玩乐属性。
榜单的背后,是人气和口碑的双重较量
9月口碑榜
9月人气
人气榜和口碑榜的变动,最能看出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但是和上个月相比,也仅仅只是顺序的变化,基本上都是一些“老演员”了,只不过是豪爵和无极的较量而已,而从榜单来看,无极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张雪机车500RR(人气榜第1)和500F(人气榜第8,上升61位),张雪这波“双车齐发”效果不错。500RR靠着仿赛外观和亲民价格(预估3万左右)成了人气王,500F也借着新车热度从榜外冲进前十,算是本月的一匹黑马。
五羊本田NWT150和 新大洲本田NS150GX(人气榜第3和第5),这两款主打“运动通勤”的踏板,用了150cc水冷动力,加上智能钥匙系统,在年轻通勤族里慢慢积累了口碑,排名稳步上升。
奔达灰石250(人气榜第10,上升11位),万元级的小排量自动挡巡航,圆了不少新手和女骑的“巡航梦”。排名一下子蹿升11位,可见入门级市场的需求有多旺。
济南铃木UY125(口碑榜第1)和新大洲本田NS125LA(口碑榜第2),这两款算是口碑榜的“老面孔”了。UY125以“皮实耐造、省油”出名,NS125LA则靠复古颜值和舒适的骑行感受,圈了不少女性用户。经典车型能一直站稳,说明踏板车用户最认的还是靠谱和实用。
试问,为什么踏板车突然这么火?
从新车到口碑,踏板车这个月的“霸榜”不是偶然,背后其实是用户群变了,产品也变了。
用户是谁?越来越多样。新手第一辆车很多都选踏板,不用换挡、上手快,骑行压力小。像灰石250、UY125这类车型的热销,背后是大量入门用户的需求。
女性用户明显变多了。NS125LA、维多利亚Sixties 150Si这些“颜值派”踏板能火,就是因为她们更看重设计、坐感和社交属性。
家庭用户也开始把踏板当成“第二辆车”。像SquareX125、NS150XC这种平踏车型,能装东西、能带娃,使用场景灵活。
产品本身也争气。以前的踏板多是125cc风冷,现在150cc水冷成了主流,动力更强,跑个小长途也不慌。智能钥匙、液晶仪表、ABS这些配置也越来越普及。设计上也百花齐放了,什么“复古风”有NS125LA,“运动风”有NS150GX、光阳H150、NWT150,“越野范”有NS150XC……总有一款能对上你的审美。
市场环境也在推波助澜。城市里通勤,踏板的灵活和停车方便是天然优势。“短途通勤+周末周边游”的组合,让踏板成了很多人的刚需。
品牌方也在发力。从本田、铃木、雅马哈这些合资品牌,到豪爵、无极、光阳和三阳等国产品牌,都在踏板市场不断推新,产品从低到高全面覆盖,竞争越激烈,用户选择也越多。
难道踏板车的整体大爆发,是市场成熟的信号?
9月的榜单,像是当下摩托车市场的一个缩影。大家选车不再只是为了“代步”或是“耍帅”,而是想要一辆能融入生活、满足多种需求的车。而踏板车的走红,正是因为它踩中了“实用+个性”这个节点。市场也在变,从过去一味追求“大排量”,到现在小排踏板、中排街车、入门巡航各自开花,说明用户更清楚自己要什么了,而厂商之间的竞争,也从单纯拼价格,转向了产品力和口碑的比拼,只有抓住了市场的需求,才能在当下激烈的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
说白了,现在的摩托车,越来越像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而踏板车的这次爆发,可能只是一个开始,至于后面的发展行情,我们让子弹先飞一会儿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