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N8馆的灯光下,一块黑色幕布前站着几个人。 他们没看展台中间的豪车,反而一起举起手机对着幕布拍照。 工作人员刚拉开布,快门声立刻响成一片,像密集的雨点砸在铁皮上。
幕布后面那台摩托车是凯越推出的直列四缸仿赛车。 这次他们没做预热宣传,直接把量产车摆出来给大家看。 国内摩托车领域里,四缸发动机一直是道门槛,能做好这种发动机的厂家不多。
打开摩托车发动机盖,围观的人发出一阵惊呼。 这台发动机是凯越自己研发的,缸体和曲轴都是他们团队做的。 实际数据挺厉害,最大功率能达到92千瓦,差不多等于120匹马力,每升排量输出的马力比一些日系公升级跑车还高。 官方标注的最高速度超过260km/h,虽然国内高速有限速,但这个数字让人心里踏实。
坐到驾驶座上,感觉跟方程式赛车差不多。 座位高度810mm,车重180公斤,骑上去的姿势很战斗。 膝盖夹油箱的角度是经过风洞测试调整过的,把手位置比普通街车低了三指,这种设计对普通骑手可能需要适应,但对喜欢速度的人来说正合适。 展台上有专业骑手做了急刹动作,后轮离地时前叉压缩量控制得很好,说明底盘调校很到位。
车身细节有不少讲究。 两侧的碳纤维侧板是镂空的,不光是为了好看,是为了让气流快速通过发动机舱散热。 前面的大进气口是用冲压工艺做的,里面有三层过滤结构,既能保证进气量,又解决了四缸机噪音大的问题。 后摇臂是铝合金锻造的,只有6公斤重,这种轻量化设计让车的推重比达到1:1.。
悬挂系统是很重要的部分。 多连杆后避震经过德国团队调校,在弯道里能提供55度的极限倾角。 展台上的螺旋桩测试区,专业骑手连续做钟摆动作,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很清脆,说明抓地力很好。 前轮的倒置减震也调得不错,搭配电子阻尼调节,能根据路况调整软硬程度。
电子配置方面很齐全。 博世双通道ABS、牵引力控制、电子油门这些高端配置都有,还加了防翘头和防甩尾程序。 展台工程师演示了“赛道模式”,油门开度超过70%时,动力输出会慢慢增加,避免新手操作失误导致失控。 这些隐藏的功能,让这辆车既能比赛,也能日常骑。
市场部的人说,这辆车研发花了四年时间,中间改过三次方案。 最开始用的是某日系品牌的发动机结构,但测试时发现热衰减严重,后来决定自己研发。 当时这个决定风险很大,因为其他品牌都在做便宜的车。 现在看这个决定是对的——展台前围着很多想订车的老客户,有人从川崎ZX-6R换成了这辆。
和同级别的国产车比,650RR优势很明显。 某品牌说车重180kg,实际测出来接近195kg,凯越这个数字是经过第三方认证的。 动力输出也比竞品好,中段加速时扭矩爆发早半秒,这在赛道圈速上就是很大的优势。 价格还没公布,但参展商说会在4万出头,这个价位在进口车和国产车之间。
展台角落停着几辆竞品车,对比很直观。 左边是二手意大利仿赛,右边是国产热门街跑,中间这台650RR像狼进了羊群。 有个戴川崎头盔的老骑手围着车转了三圈,摸着排气歧管说:“这做工,这焊缝,比我那台老款GSX-R强多了。 ”这话引起周围几个人点头,毕竟四缸机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骑行感受。
赛事运营经理悄悄说,凯越已经组建了厂队,目标是明年的WSBK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 这个消息让现场媒体很惊讶,能参加国际赛事的中国品牌很少。 展台播放的测试视频里,650RR在意大利穆杰罗赛道的圈速快接近公升级组别,这个成绩很有说服力。
天黑了,展台前的队伍还没散。 几个大学生凑钱买票,就为近距离拍发动机。 这种场景让人想起十年前摩托车展的热闹,只不过当年围着的是进口豪车,现在是国产四缸车。 展馆的灯关了,最后离开的工作人员回头看了一眼650RR展台,还有十几个人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