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21RRS到雅马哈R3的感受

更新于14天前

作为一名机车爱好者,我骑凯越321RRS有半年的时间。这辆国产小钢炮以其出色的动力和灵活的操控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直到最近,我买了一台大改雅马哈R3。

两种不同的骑行体验,让我对轻量级仿赛这个类别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初识凯越321RR:暴躁的国产小钢炮

记得第一次骑上凯越321RRS时,那151kg的轻盈车身让我立刻感受到了它的灵活性。790mm的座高对我这种身高175cm的骑手来说非常友好,可以轻松双脚着地,这在复杂路况或停车时给了我十足的信心。

这款车搭载的322cc并列双缸发动机有着明显的性格:动力输出偏向中高转速,9000-10500rpm是它的甜蜜区。低转速时换挡顿挫感较强,但一旦学会将转速保持在8000转以上,它就像苏醒的野兽,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动力表现。

在赛道和跑山环境中,321RRS的实力也是不俗。它配备的正新S3全热熔轮胎提供的抓地力也是够用,但是我还是选择换轮胎,毕竟命最重要,在弯道中的极限相较于国产同排量类型的车极限更高。翻身灵活。渝安的可调减震系统支撑性完全够用,在避震调教不错的情况下非常适合激进驾驶和赛道驾驶,并且321RRS的的性价比极高,原厂的刹车和避震不需要进行后期的改装,车子把探针卸掉就足够在赛道行驶,但是保险起见还是要改刹车钢吼和轮胎,激烈驾驶一段时间过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刹车开始热衰,如果有激烈驾驶需求的话,还是建议大家去改一个好一点的轮胎和刹车油管。

这台车就改了升高脚踏和轮胎其他的是全原装状态

可以对比一下后面的R3车辆的极限和321RRS更激进更大,车辆指向性更好

邂逅雅马哈R3:顺滑的日系绅士

当我从凯越321RRS换到雅马哈R3上,第一感觉就是动力的输出特性截然不同。R3同样搭载321cc并列双缸发动机,但动力输出更为平顺线性。这台双缸发动机在10750rpm输出最大功率30.4kW,9000rpm爆发最大扭矩28.4N·m,意味着它也是一台需要拉高转速才能发挥实力的机器。

虽然321RRS是逆向研发R3的但与321RR的暴躁不同,R3在整个转速区间的动力输送都极为顺滑,哪怕拉到160了,手把给我的震动基本对我来说等同没有”。这种顺滑的体验让R3在日常骑行中显得更为从容。

R3的骑行姿态设定在仿赛中算是相对舒适的。780mm的座高和偏向舒适的骑行三角,让它兼顾了日常通勤的实用性。YZF-R系列家族式的外观设计,更是让它散发着纯种仿赛的气质。

R3的优点也伴随着一些妥协。后减震调校偏软,舒适性不错但在高速过弯时会有一些不稳定的感觉。制动系统是单盘配单向双活塞卡钳,城市通勤足够使用,但在激进驾驶重刹时同样会感到疲软。与321RRS相比,R3的不可调减震在赛道环境下降显得局限。

在体验过原装的R3之后,对于我这种有激烈驾驶需求的人来说,我选择一步到位,去买了一台大改的R3,买回来以后我根据我自己的骑行三角需求调整的升高脚踏的位置和手把位置,并且根据体重更换了更适合自己的避震弹簧,由于马上要进入冬季了,气温不一样我也把避震油给换成了较稀的5W避震油,自己根据体重和驾驶习惯去调整了避震的设定,并且对车辆进行了轻量化,拆除了ABS泵、大灯等没必要的东西。

前减震:博特曼内芯+金色外通

后减震:凌云

布雷博rcscc15上泵

布雷博m50s卡钳+转接码

hel钢喉

mototron分离手把

mototron省力离合

mototron升高脚踏

mototron护弓+平衡锤

mototron浮动刹车盘

滑动离合

前后正新SR10(现在是固满德轮胎)

指针科技大拧油

HRT单向快排

ek超10倍链条

afam前14小飞 后45牙盘

真碳纤维油箱顶+油箱防滑贴

全段钛合金排气

改了套副厂定制板子黑白色

竞技风挡

钛合金螺丝

轮毂改了古铜色

双车对比:理念的差异

将这两台车放在一起对比,能清楚地看到它们背后不同的设计理念。

动力表现:两台发动机有着相近的排量和缸数,但性格迥异。321RR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动力响应直接且迅猛;R3则像经过精心打磨的宝剑,力道不弱但挥舞起来更为顺滑。321RR在8000-10000转的高转速区间震动明显,而R3在高转时的震动控制更为出色。

操控体验:R3以极致的灵活性和赛道导向的调校取胜,在灵活性和稳定性之间取得了更好的平衡,车架感觉“特别整,调教的很稳很稳”。R3的整车重量比321RR重了约40斤,即便如此R3的车辆指向性更加良好,但是没有改过的原装R3倒没有原装321RRS来的灵活(本人感觉,主要是原装R3骑的比较少)

对比图二R3的倾角明显更大更极限更灵活,很随心所欲。

适用场景:321RRS毫无疑问是一台为赛道和激烈驾驶打造的机器,它的轮胎、可调减震和高转动力输出都证明了这一点。而R3更像一位全能的选手,既能满足周末的赛道练习,又能胜任日常通勤,不过R3的原厂前减震是很能满足赛道驾驶的,后减如果有激烈驾驶需求我还是建议大家去改一个,R3可能需要改装的东西会很多,所有日本车给我的感觉就是户型很好的毛坯房,国产车就属于精装房。

细节与品质:R3在做工品质、发动机运行质感和震动控制上展现了大厂的水准。而321RR在配置和性价比上更具优势。

选择哪台?

从321RR到R3的转变,让我深刻体会到摩托车设计理念的差异。凯越321RR更适合追求极致性能、预算有限且喜欢激进驾驶的骑手。它就像一杯烈酒,入口猛烈,后劲十足。

而雅马哈R3则适合那些注重日常实用性、车辆平衡性和品牌口碑的骑士。它更像一杯陈年佳酿,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精妙。

当然,最终的选择还是取决于个人的骑行风格、预算和主要使用场景。两款车都是轻量级仿赛中的优秀代表,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诠释了“驾驶乐趣”这一概念。

最后,如果你是想要日常驾驶和偶尔激烈驾驶,预算有限的前提下我推荐321rrs,当然如果手头宽裕的话,我的建议是一步到位选择一台雅马哈R3,但是R3肯定是需要一部分的改装,此外两台车没有高低之分,都是很好的车,适合自己的就是好车。

为什么我会从321RRS换成雅马哈R3,曾几何时我也想用一台咱们国人生产制造的车去打败进口车,321RRS让我看到了希望,但是两台车都骑过了以后,我发现国产虽然一直在进步但是和进口车还是会有差距的,但是这几年国产的好车不断推出,我相信有朝一日国产车会迎头赶上甚至于超越。

无论选择哪一款,重要的是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座驾,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每一次骑行带来的独特体验。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