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势不输任何一辆车,但为何升仕350E还是停产了?
摩托车市场最近有点不一样。 大家还在比谁的排量大,一辆国产踏板车因为车主的真实反馈引起讨论。 不是宣传有多厉害,是实际用起来的体验跟宣传不太一样。 要弄明白这件事,得从售后网点说起。 上个月在南方一个城市,我在升仕维修店看到几个骑车的人围着一台拆开的350E车架,他们在讨论转向问题。 旁边停着的灰色踏板车线条很硬,油箱上还有泥点,一看就是跑长途留下的。
这辆升仕350E最早被人注意到,是因为它的硬件配置还行。 349cc的单缸水冷发动机装在发动机舱里,实际开的时候,27千瓦的功率能让它在城市快速路上轻松超过别的车。 油门拧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推动力比不少150cc的踏板车更直接。 油箱有16升,按照官方说的,每百公里油耗3.5升,理论上能跑四百公里不用加油。 去年冬天,有个东北的车友做了测试,在零下十度的环境里,表显最高速度到了158km/h。 虽然这种极端情况参考价值不大,但确实让很多人对国产踏板车有了新的看法。
要真正了解这辆车,光看参数不够。 我认识的老张骑车骑了十年,去年买了350E以后,专门跑川西小环线测试。 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有天早上在下雨,海拔三千多米的盘山路上,电动风挡调节风噪的效果比他想的要好,加热手把在零下的环境里让手能一直灵活。 但问题也在路上出现了,他骑到60km/h过直角弯的时候,龙头突然卡了一下,他赶紧收油门,后来检查发现转向柱轴承间隙有点问题。 他说这就像自行车骑久了没上油,但这种问题出现在两万多的车上让人不舒服。 他指着转向管柱连接处的防尘套,那里有油渗出来。
车主们讨论更多的是一些小问题。 住在沿海城市的李女士说无钥匙启动系统不好用,她说离车半米就自动锁车,买菜接孩子要反复掏钥匙,不如传统开关方便。 她手机里存着几张仪表盘亏电报警的照片,是因为装了前置射灯触发了电路保护。 她说厂家客服反应快,寄了稳压器,但这种设计问题不该靠后期解决。 她还提到长途骑行后,座桶里的全盔会被压出划痕,检查发现是备胎固定架的塑料衬板边缘太锋利。
升仕的售后服务倒是不错。 在机车论坛里,关于加热手把故障的讨论里,很多车主晒出厂家免费寄配件的物流单。 有个广西的车友遇到降温时加热手把失灵,拍故障视频发给客服,第二天就收到新模块,还送了拆装工具。 他说这种反应速度在进口品牌里都算好的。 也有车主反馈转向卡顿问题,通过售后升级转向柱润滑脂后有改善。
坐进驾驶舱能直接感受到一些特点。 身高一米八的老王试驾时注意到,780mm的座高对大个子友好,座桶能放标准全盔,还能再放半瓶水。 但减震调校偏运动,过减速带时后轮冲击比日系踏板更明显,这在城市通勤不太舒服,但在山路转弯时支撑性足够。 传动系统表现不错,一万公里保养时拆开的离合器片磨损不明显,只是链条需要定期调整,这点和同级别踏板车差不多。
市场定位可能是理解这些问题的关键。 其他品牌用150cc主打经济实用,升仕直接把350cc排量放进售价两万出头的踏板车,还配了TCS牵引力控制这种中大排量车才有的功能。 手机APP控车能查看油耗、胎压,还能远程解锁,这种智能功能在同价位产品里少见。 但追求性能的同时,有些细节处理显得匆忙,比如电路负载能力、塑料件接缝的精致度,能看出研发时间紧张的痕迹。
最近路过机车城,发现升仕展台前多了年轻顾客。 销售顾问用平板电脑演示手机控车功能,背景板写着“大踏板新选择”。 展台上的350E样车很干净,油箱线条在阳光下发亮,16升油箱有透明刻度显示。 有刚试驾完的顾客说动力确实强,就是不知道小毛病修起来麻烦不。 这话没错,对普通骑车的人来说,参数再好也不如每天骑着踏实。 那些隐藏在参数背后的真实体验,只有开过几千公里的老车主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