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2的雅马哈125小踏板,到底怎么样?

更新于5天前

兄弟们,最近雅马哈兴鹰125吵翻了!11580元的125踏板,没ABS还坐高799mm,真有人当冤种买单?车友群里都快吵起来了!

 

相信了解这款车的朋友都知道,雅马哈新出的兴鹰125,作为巡鹰升级款卖11580元,车友圈讨论度特别高。它外观是经典“胖头鱼”,加了混动起步轻快,座桶能塞XL全盔,可799mm坐高175cm的人都得踮脚,还配前碟后鼓,同价位豪爵AFR125都有ABS了。大家纠结的就是,这价格买这配置,到底值不值,谁会愿意掏钱?

 

据了解,这车的优点确实戳人,混动系统让等红灯起步特有劲儿,5.7L油箱能跑280km+,市区油耗才1.9L/百公里,座桶空间比UY125还大。但咱们买东西都讲实在的,我们都知道,花一万多买个代步工具,安全配置肯定得跟上,你身边这样的事情发生很多,比如买电动车都要问有没有刹车辅助,更别说摩托车了。这兴鹰125都2025年了,还在用前碟后鼓,雨天骑车多让人揪心啊,要是急刹出点事儿,这省下来的配置成本能补上吗?

 

知情者透露,这车还有不少隐藏问题,比如地台变高导致通过性差,过减速带得小心托底,前置储物格小得连矿泉水都放不进去,骑久了塑料件还容易异响 。我就想起前几年雅马哈福禧125上市,也是卖一万出头,当时也吹品控好、油耗低,结果不少车主反映减震太硬,过坑跟跳起来似的,后来销量慢慢就被同价位国产车型超了。现在这兴鹰125,减震硬的问题还没解决,配置又跟不上,会不会重蹈覆辙?

 

我就想问一下雅马哈,同价位的豪爵AFR125都配ABS了,你为啥还坚持前碟后鼓?有人说家用踏板前碟后鼓够了,但雨天过白线时后轮打滑的风险谁来承担?11580元的价格,加个ABS成本真的那么高吗?大家买雅马哈是信它的品控,可品控好不能当安全配置的挡箭牌啊,这件事情放在谁身上能接受啊?花了冤枉钱还得担着安全风险。

 

小编认为,这车确实有精准的受众,比如就认雅马哈品牌、每天市区通勤、在意油耗和储物的人,可能觉得它香。但现在国产150水冷踏板选择太多了,动力比125强不少,还标配ABS、TCS这些配置,价格说不定还更便宜。你说要是预算一万二,是选个品牌硬但配置低的125,还是选个配置全动力强的150?换谁都得琢磨琢磨,你会怎么选?

 

要我说,雅马哈就是吃准了“品牌信仰”。很多老车友就认雅马哈的发动机,觉得创核科技靠谱、省油耐造。就像有网友说:“我骑雅马哈10年没坏过,哪怕配置差点也愿意买”;但也有网友反驳:“时代变了,2025年还没ABS就是耍流氓,国产都比它实在”。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毕竟有人图省心,有人图配置,可雅马哈就不能兼顾一下吗?

 

你瞅瞅现在成什么样了,消息出来没几天,网上吵得不可开交。有车主晒出试驾视频,说脉冲打火声音特别小,电机助力带人上坡很给力,重心低骑起来稳;也有人吐槽坐高太不友好,170cm以下的人根本没法骑,前减震过减速带还容易触底 。其实大家争论的根本,就是一万二的价格该有什么样的配置,品牌溢价到底值多少,你站哪一边?

 

说到底其实就是,买车终究看需求。如果只是每天几公里通勤,不跑远路,不在意配置,就想要个省油耐造的品牌踏板,兴鹰125可能合适;可要是经常跑夜路、载人,或者在意安全配置,那它真不是好选择。大家不妨想一想,我们买踏板车是为了方便实用,要是为了品牌放弃核心需求,后期用着闹心,这不就是花钱买罪受吗?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要是你的预算刚好一万二,是会为雅马哈的品牌和油耗买单,忍受它的前碟后鼓和高坐高,还是选配置更全的国产150踏板?对此你怎么看?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