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曲江提车日记,亲手拆开我的KS125

更新于9天前

三月的西安还带着点凉,早上七点多骑共享单车往航天北路赶,风灌进夹克衫里,却没浇灭心里的热乎劲儿——跟曲江光阳店的胥总约好今早卸车,这事儿我记了小半月,连做梦都在拆包装。

远远就看见"KYMCO"的蓝色招牌在晨光里亮着,胥总已经站在店门口打电话了,看见我就抬手招呼:"来得挺早,货车刚过红绿灯。"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货车正慢慢靠过来,车厢里裹着木架的东西轮廓分明,我赶紧摸出背包里的美工刀,指尖都有点发颤。

师傅用叉车把木架往地上放时,我下意识往前凑了两步。最外层的防水布沾着点路上的浮尘,边角处隐约露着银灰色的漆,跟我上次在店里看的展车一模一样。胥总递来副线手套:"三月风大,木架边缘糙,别蹭到手。"我套上手套蹲下身,先解防水布的绳结,布一扯开,风卷着塑料膜"哗啦"响,倒比我还急。

拆木架螺丝时,手有点抖,第一颗拧了半天没松动。胥总蹲过来接过扳手:"厂家这木架做得扎实,就是螺丝上得紧。"他帮我把螺丝松了半圈,我再接手拧,"哐当"一声,螺丝掉在地上,听着都痛快。俩人合力卸螺丝的工夫,KS125的车把先露了出来,还裹着气泡膜,上面贴着"小心轻放"的标签。阳光穿过路边刚吐芽的柳枝洒过来,照得车座上的塑料保护膜泛着光,倒有了几分春日里的暖意。

终于把最后一层气泡膜扯下来时,我特意慢了半拍。从车头摸到车尾,车把胶套是新的,有点黏手,油箱没一点划痕,轮胎纹路里的保护蜡还清晰可见。胥总在旁边笑:"看你这仔细样,跟拆宝贝似的。"我没接话,心里早翻了潮——为了这台车,我把每周的电影票换成了在家追剧,奶茶从全糖改成了无糖,连逛商场都只看不买,就盼着亲手摸到它的这天。

师傅帮忙把车推到空地上,我赶紧跨上去,脚掌稳稳落地。拧开钥匙的瞬间,发动机"突突突"的声响混着春风飘开,不刺耳,反倒特别踏实。胥总递来手续和一小盒车蜡:"手续都齐了,这蜡你拿着,新车保养用得上。这会儿车少,去曲江池那边溜一圈?岸边的玉兰正开呢。"

骑上车往曲江池走,风从耳边掠过,带着点草木的清新。路过航天北路上的薛家牛肉面店,香味儿飘出来,我想着待会儿一定要来吃碗加蛋的牛肉面庆祝。后视镜里,光阳店的招牌越来越小,可握在手里的车把却越来越稳。

傍晚把车停进小区,我又拿抹布擦了一遍。想起早上拆下来的木架碎片,还有胥总帮我松螺丝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三月的风、拆包装的细碎声响,都成了最珍贵的记忆。原来有些期待,总要在春日里亲手拆开,才够真切。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