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赢了,就因为左手闲着,试驾后我明白无极CU250登顶的理由。

更新于2天前

街边机车店门口,穿工装裤的年轻人跨上一辆黑色巡航车,拧动油门瞬间排气管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旁边修车摊的老师傅抬头看了一眼,忍不住念叨:“这车又火了? ”谁都没想到,这款售价不到两万的入门级巡航车,如今在各大机车论坛的口碑榜上稳居第一。 

路透社国内机车板块发布的数据显示,无极CU250自动挡已经连续三个月拿下“最受新手欢迎巡航车”的头名。 放在过去,这个位置通常属于三万多元的合资品牌,像川崎小火神、本田CM500这些经典车型才是常客。 但今年情况明显不同,经销商的销售记录显示,CU250的销量比去年翻了一倍多。 买车的群体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占了大多数,

还有不少是第一次接触摩托车的女性用户。 城西机车培训学校的训练场上,教练老张正帮新学员调整座椅高度。 “不用管离合器线! 这车压根就没有离合器杆! ”他大声提醒着。 旁边几个女学员凑在一起小声议论:“真的不用学离合器? 那我们这种不会骑车的人也能试试? ”她们的讨论引来周围几个男学员的笑声。 

现在的巡航车买家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十年前,买这类车的大多是四十岁往上的中年人,他们喜欢美国风格的硬派摩托,讲究排量大、声浪响。 现在走进机车展厅,围着CU250看的人里,经常能看到穿着宽松卫衣的大学生,或者是戴着渔夫帽的年轻妈妈。 这些人更在意车子好不好操控,通勤用着方不方便,至于零百加速成绩如何,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无极CU250自动挡正好满足了这些新需求。 

车子的官方定价是一万九千九百八十元,比同级别的手动挡巡航车还便宜两千多元。 最吸引人的是它完全取消了离合器操作,这对新手来说是最直接的便利。 多少人第一次骑带档摩托车时,不是在路口熄火被后车催促,就是在坡道上起步时紧张得手忙脚乱。 CU250用的AMT自动变速箱,相当于给摩托车配了个智能换挡助手。 平常骑车挂D档,拧油门就能直接走,完全感觉不

到换挡的过程。 要是想体验手动换挡的乐趣,切换到M档手动模式,左手拧换挡拨片也能满足需求。 想追求更强动力时,DS运动模式能让车子反应更灵敏,超车变道更有信心。 周末的滨江骑行道上,刚拿到驾照不久的小林骑着CU250跟在车队后面。 “我上周才通过考试,以前练车时最害怕坡道起步,现在骑这车完全没压力! ”他笑着说。 走在前面的老骑手回头接话:“我带过十几个新手,十个里面有八个都被离合器难住了,这车算是给他们解决了大麻烦。 ”

安全方面的配置也做得很到位。 双通道ABS和TCS牵引力控制是每辆车的标准配置,这在两万价位段的巡航车里并不常见——有些同价位的车型要额外加钱才能加装ABS。 弯道保护功能的设计很贴心:当车辆过弯倾斜角度超过20度时,系统会自动锁定当前档位,防止因为意外降档导致后轮打滑。 有次在盘山公路试骑时,我故意压着大弯减速,原本以为会听到轮胎打滑的声音,结果车子稳稳地贴着路面过弯,仪表盘上连警告灯都没亮——后来才知道是这套系统在背后默默发挥作用。 机车论坛里的用户评价很能说明问题。 有人发帖说:“我本来预算只有一万五,最后多花了四千买了CU250,现在每天骑车通勤半小时,坐着一点都不累,停车时不用捏离合器的感觉太舒服了。 ”

下面的回复里有人说:“我也选了这车! 本来看中某日系品牌要三万八,这车外观差不多还便宜了一半。 ”这种注重实用性的设计思路,正好迎合了年轻人的喜好。 和上一代骑手追求机械质感不同,现在的人更看重实际体验。 CU250的坐高只有705毫米,女生跨上去不用费劲抬脚;14升的油箱加满能跑四百公里,通勤一周不用频繁加油;车头的大灯亮度足够应付夜间骑行,尾部预留的货架安装孔位,载个头盔或者买菜篮子都很方便。 这些细节处的设计,往往比单纯的参数数据更能打动消费者。 机车店的老板正在给新到的CU250贴保护膜,他一边干活一边说:“现在每天能卖出去三四台,很多顾客进店就说要买口碑最好的自动挡。 ”站在旁边的修车师傅插话说:“我修了十年摩托车,还是第一次见到入门级车型的口碑超过高端货的情况。 ”

从销售情况来看,CU250的成功并非偶然。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摩托车当作日常通勤的补充工具,或者是周末放松的休闲方式,那些更贴近实际需求的入门级车型自然会受到欢迎。 骑车的乐趣不在于排量数字有多漂亮,而在于每次拧动油门时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这大概就是无极CU250能登上口碑榜首的真正原因。 傍晚的停车场里,刚下班的程序员小陈跨上CU250,拧动油门准备回家。 他看着仪表盘上亮起的蓝色背光,笑着说:“两万块买这车挺值,至少明天早上不用再挤地铁了。 ”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