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经常往返190公里通勤的打工人,选一辆靠谱的踏板摩托成了我的刚需——既要高速稳、动力够,又得兼顾油耗和实用性。放弃了高速表现欠佳的无极250GT后,降价后31766元的无极SR4Max PLAY版走进了我的视野,毕竟和宝马C400同生产线的出身,让我对它的品质多了份期待。如今骑行6000公里,风里雨里相伴两个多月,这份真实体验想和大家好好聊聊。
坐高和坐姿是我购车前最担心的点,官方标注761mm的座高,对于我165cm、123斤的身材来说不算友好。提车初期,只有靠前坐才能双脚尖点地,心里总有些没底;但骑惯了之后发现完全能驾驭,宽厚的坐垫虽然让坐感比250GT略高,却能很好地分散压力。不过428斤的车重确实是个考验,推车的时候得卯足劲,现在我停车都特意选平坦好推的位置,权当日常锻炼了。长时间骑行时,原厂靠背帮了大忙,连续骑两小时从遵义到铜仁,腰部也没有明显疲劳感,反而因为网购的LS2全盔买小了,脖子倒是累得够呛。
动力表现绝对是这辆车的加分项,完全契合我高速通勤的需求。34匹马力在高速上底气十足,110码巡航时再加速超车,拧油门就能感受到持续的动力输出,不用像之前开250GT那样小心翼翼。不过在城市道路0-70码区间,它的加速就没有250GT那么轻快,更偏向沉稳的质感。这2000公里里一半都是雨天,发动机加减速的平顺性和轮胎防滑性都没掉链子,只有一次在积水的地下停车场缓速行驶时,后轮突然打滑,吓得我一身冷汗,还好反应及时没倒车,之后再遇到抛光水泥地积水路段,我都会格外小心。
操控方面得辩证来看,在高速、省道上,即便车身加上护杠重达430斤,依旧能保持不错的灵活性,应对常规路况绰绰有余。但要是遇到弯道多的崎岖山路,它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转弯半径大,车身笨重,急转弯时脚撑地特别费力,对车技和体力都是考验。刹车系统整体够用,晴天雨天都能给我足够的信心,只是速度快的时候捏前刹车,车头点头比较明显,多少影响骑行感受。
储物空间只能算中规中矩,车把下的两个电动储物槽虽然防盗方便,但深度不够,连小瓶矿泉水都放不进去,只能塞下手套和充电线。液压杆支撑的座桶倒是有点档次,放下一个全盔加一套春秋骑行服刚好够用,考虑到加装尾箱可能影响高速稳定性,我就没额外加装,日常通勤的随身物品基本能满足。
用车成本方面,提车至今累计花费36197元,其中车价31766元,加上税费、保险等费用一共35459.6元。首保花了354元,比预期略贵,不过做完保养后,40-75码区间的手把震感明显减轻了,打算二保的时候自己换机油省点钱。油耗表现很惊喜,油箱12.8L,加满92号汽油大概100元,咕咕行APP显示油耗2.9L/百公里,比官方标注的3.8L低不少,我自己测算实际油耗大概3.5L,折算下来每公里不到3毛钱。不过有过一次尴尬经历,跑到696公里时油箱彻底没油,被撂在高速收费站匝道上,算下来满箱油续航大概348公里,现在我都会提前规划加油。
当然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除了储物槽小,40-75码时速间的手把震动比250GT明显,尤其是加速时震感更突出,虽然不影响骑行,但质感上打了折扣;车机系统对我这种不爱折腾的人来说不够友好,行车记录仪、导航的操作逻辑复杂,页面设计也比较丑。
总体来说,无极SR4Max PLAY版是一款针对性很强的车型,3万多的价格,能拥有宝马同生产线的品质、充沛的高速动力和经济的油耗,对于经常跑高速、国道的车友来说非常合适。虽然有储物空间小、车机不够人性化等小缺点,但瑕不掩瑜,它完全能满足我的通勤需求,至今为止,我对它的外观、动力和做工都很满意,后续骑到更多里程,再和大家分享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