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150水冷平踏上市,比NWT150动力更强、续航更高、性价比更高。

更新于12小时前

又一款150水冷平踏上市,比NWT150动力更强、续航更高、性价比更高。 最近摩托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不少车友在挑选150水冷踏板时都会纠结一个问题:预算卡在1万5左右,到底哪款车既能满足日常通勤,又能偶尔跑个小长途,配置还不能太寒酸?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当前150踏板市场的一个现状——选择太多反而让人难以抉择。 去年开始,150水冷踏板市场突然就热闹起来了,几乎每个月都有新车发布。这种热闹劲儿在2025年尤其明显,各家厂商都拿出了看家本领。比如五羊本田推出了基于PCX160平台打造的车型,搭载四气门水冷发动机,设计上也走起了运动路线。而国产品牌这边,升仕150凭借13.2kW的动力和108kg的超轻车身,极速能达到114km/h,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价格方面,现在的跨度还挺大的。从破界小河豚150的6980元,到一些高端车型的近两万元,不同预算的消费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这种价格多样性也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厂家们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 说到具体车型,钱江的鸿150RS是个不错的例子,10999元的价格却配上了博世双通道ABS和TCS,动力参数也有12.2kW和14.8N·m。这种“低价高配”的策略确实吸引了不少年轻用户。不过也有人担心,这么低的价格会不会在品控上打折扣?这确实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豪爵UHR150则是另一个路子,虽然15980元的价格不算便宜,但凭借扎实的做工和可靠性,上市三年卖了20万台。这说明还是有很多消费者愿意为品质买单的。毕竟摩托车是长期使用的工具,稳定性真的很重要。 配置这事儿也挺有意思的。现在不少车型都把双通道ABS和TCS作为标配了,这在几年前还是高端车才有的配置。比如天鹰TX150就在13280元的价位上提供了这些安全配置,还加上了TFT仪表和手机互联功能。这种“配置下放”的趋势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能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技术。 

不过配置多了也带来新的问题。有些车主反映,那些智能互联功能看起来炫酷,实际用起来却不太顺手。比如导航投屏偶尔会卡顿,语音控制识别率不高等等。所以选车的时候不能光看配置表,实际体验真的很重要。 续航能力是另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三阳哈士奇150那个15.2升的大油箱确实让人印象深刻,续航能超过500公里。但对于主要在城市里代步的用户来说,这么大的油箱反而可能是个负担,毕竟增加了车重和成本。多数人可能更关注油耗表现,像新大洲本田NS150GX的油耗能做到1.8L/100km左右,这就很实惠了。 

我在车友群里注意到,最近关于“够用就好”的讨论挺多的。有车友说,他之前总想一步到位买顶配,后来发现有些功能一年也用不了几次。现在他更看重车辆的基本素质和售后服务。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挺有代表性的,说明大家越来越理性了。 还有一点是关于品牌选择的。有车友分享了他的经历:之前买了个小众品牌,图便宜配置又高,结果售后网点少,等个配件要半个月。后来换了主流品牌,虽然价格贵了点,但省心很多。这个经验挺值得新手参考的。

 说到骑行体验,光阳RACING H 150的操控性确实不错,车架调校得很扎实,过弯时能给人很强的信心。但它的座高可能对个子矮的骑手不太友好。所以选车还是要亲自试驾,光看参数是感受不出来的。 现在摩托车论坛上经常能看到车主分享的使用感受,这些真实反馈比厂商的宣传更有参考价值。比如有车主提到某款车的座垫偏硬,长途骑行会比较累;还有车主反映某些车型的储物空间设计不合理,连个全盔都放不下。这些细节问题只有在长期使用中才会发现。 

总的来说,现在150水冷踏板市场给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但也要根据实际需求理性判断。毕竟没有完美的车,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车。 : 2025年150踏板市场竞争白热化:品牌与消费者的选择 :

2025年值得入手的8款150水冷踏板!本田、豪爵谁是性价比之王? : “差不多”也是一种智慧——评钱江迅150水冷踏板车 : 从1万到2万!10款热门150水冷踏板横评,最后一款卖疯了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