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车 _ 在偶像派与实力派之间,鸿150RS选择了内外兼修

更新于10天前

今天在摩托车圈子里聊天,听到一个有趣的说法:“现在买125踏板车的人,十个里有七个都在问鸿150RS。 ”这话虽然夸张,但确实反映了当前市场的现实状况。 去年年底QJMOTOR推出售价仅10999元的鸿150RS时,几乎没人预料到这款车会引发如此大的连锁反应。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款车的上市直接触发了万元级踏板车的价格战。 传统强势品牌如豪爵和铃木,面对鸿150RS的竞争压力不得不调整策略。 特别是铃木UY125,价格从10680元下调至9980元,降幅达700元。 然而,单纯的降价似乎效果有限,因为配置上的差距实在明显。  

鸿150RS的制胜法宝在于其“错位竞争”策略。 用125车型的价格,提供150级别的动力,再加上通常只在更昂贵车型上才见的博世双通道ABS和TCS系统。 有车主反馈,这种配置组合在湿滑路面或紧急刹车时提供了十足的信心,这是普通125踏板无法比拟的安全体验。 

 

市场上对这款车的反馈出现了两极化趋势。 一部分用户对其动力表现赞不绝口,12.2kW的最大功率让城市超车变得轻松自如。 但也有用户指出,车辆在低速行驶时存在油门冲闯现象,收油时有拖拽感,这些特点在城市拥堵路段需要时间适应。

  

实用性设计是鸿150RS另一个热议焦点。 原厂自带的护杠和尾箱虽然影响了外观的简洁性,但对于需要买菜接娃的用户来说,这种设计省去了后期加装的麻烦。 有用户计算过,如果自己加装同等质量的护杠和尾箱,至少要花费800-1000元。 

 

在骑行体验方面,多数用户认为鸿150RS的震动控制做得相当出色。 一位同时拥有鸿150RS和某日系125踏板的用户比较说,两者在60-80km/h巡航时的震动感几乎相当,这对于单缸踏板车来说难能可贵。

  

随着订单量的增加,交付周期也成为讨论热点。 有经销商透露,高峰时期订车需要等待近一个月才能提车。 这种“一车难求”的现象在万元级踏板市场相当罕见,反映出供需之间的巨大落差。  

二手保值率意外地成为鸿150RS的另一个优势。 由于新车等待周期较长,几乎没什么优惠的二手车在市场上很快就能转手,有些甚至能以接近原价的价格成交。 这种保值能力在国产摩托车中并不常见。  

有业内人士分析,鸿150RS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价格,更在于它精准抓住了现代城市用户的核心需求。 足够的动力、全面的安全配置、实用的储物空间,再加上有吸引力的价格,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产品竞争力。 

这场由鸿150RS引发的市场变革还在继续。 有消息称,多个品牌正在准备类似定位的产品,未来万元级踏板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意味着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