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刷短视频时总刷到一款国产巡航车——VOGE无极CU525。上周末路过摩托车行,正好看到实车,几个年轻人在旁边讨论得热火朝天。其中一个戴半盔的小哥说:"这车最近在抖音上挺火的,我关注的好几个骑行博主都做了测评。"
确实,这款车最近在摩托车圈子里话题度不小。上个月某知名骑行博主"环华老男孩"发布的长测视频引发了不少讨论。视频里他骑着CU525跑了趟川西小环线, 在海拔4000多米的折多山上,车子出现了轻微的高反现象——动力有些衰减,但还能维持60码的速度爬坡。评论区里争论挺激烈:有的说这价格还要啥自行车,有的则吐槽厂家没做好高原适配。
更早之前还有个热议事件。今年春天北京摩托车展上,一位女骑手现场试驾后发了条微博:"座高对160cm的女生太友好了!"这条微博被转发了上千次,不少女骑手都在下面晒出自己的试驾照片。没想到这个无心之举,反而让CU525在女性骑行群体里小火了一把。
不过争议也不少。七月份有车主在论坛发帖,说雨天骑行时发现轮胎抓地力不足,过白线时明显打滑。帖子很快盖起了高楼,有人附和说原厂胎确实偏硬,也有人认为这是巡航车的通病。后来厂家客服居然在帖子下面现身,表示可以免费帮车主升级胎压监测系统。这种回应态度倒是收获了一波好评。
最让人意外的是上个月的"续航挑战赛"。几个骑行俱乐部自发组织测试,结果一辆CU525跑出了560公里的续航数据,比官方公布的450公里还多出 一大截。虽然有人质疑测试条件是否严谨,但短视频平台上"一箱油从成都跑到西安"的话题已经收获了百万播放量。
这些热议背后,反映的是国产摩托车正在经历的转变。以前大家买巡航车首先看进口品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国产车的进步。就像一位车主说的:"可能细节上还有差距,但至少厂家愿意听我们声音了。"
最近朋友圈里还流传着一段视频:深夜的滨江路上,一辆加装边箱的CU525载着帐篷和折叠椅,车尾绑着的渔竿还在微微晃动。配文是:"谁说巡航车不能钓鱼?"这种打破常规的用法,反而让人看到了摩托车生活的更多可能。
当然问题也不是没有。某维权平台上还能查到几条投诉记录,主要是关于液晶仪表在暴晒后出现延迟的情况。不过大部分车主都表示,日常通勤使用完全够用。"毕竟这个价位,不能要求面面俱到。"一位跑了2万公里的车主这样总结。
有意思的是,这款车似乎正在形成自己的用户圈子。上周末我就在郊区咖啡馆遇到一支CU525车队,七八辆同款车停在门口,车主们正讨论着改装方案。有人加了风挡,有人换了坐垫,还有个姑娘在油箱上贴了手绘贴纸。"不改装反而显得没个性了。"组织者笑着说。这种自发的社群文化,或许才是国产摩托车最需要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