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十年前国产摩托在东南亚市场拼杀的场景吗? 那时候我们靠的是价格优势,用性价比打开低端市场。 如今在米兰车展上,奔达摩托展台被欧洲车迷围得水泄不通,有人摸着P51混动概念车的车身连连惊叹:“这真是中国造的吗? ”5年米兰车展上,奔达带来了搭载250cc水平对置发动机的P51混动概念车。 这款车采用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加电机混动系统,综合马力达到62匹,整车重量却控制在178公斤,零百加速仅需3.7秒,性能堪比750cc传统燃油车。 最引人注目的是,这是中国品牌首次将“拳击手”发动机结构应用到量产车型上。
水平对置发动机并非新技术,宝马的“拳击手”系列早已成为经典。 但奔达的突破在于将这一结构小型化、平民化。 宝马的拳击手发动机通常用于大排量车型,而奔达却反其道而行,推出了250cc小排量版本。 这一选择颇具深意——250cc恰好是国内玩乐摩托的入门排量,也是消费税政策的临界点(250cc以上消费税高达10%)。
从专利图可以看出,奔达的拳击手发动机采用了链条传动而非传统的轴传动。 这一变化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得最终售价可能控制在3万元以内。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奔达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先通过小排量试水市场,待技术成熟后逐步向400cc、600cc乃至1250cc扩展。
在智能化方面,奔达这款概念车也毫不逊色。 虽然定位复古车型,却配备了圆形液晶仪表,完美融合了经典外观与现代科技。 这种“赛博朋克撞上蒸汽朋克”的设计语言,精准击中了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与此同时,长城汽车也在高端市场发力。 长城灵魂S2000搭载全球首款水平对置八缸发动机,排量2.0L,最大功率113kW,匹配8速DCT双离合变速箱。 这款车还首次在摩托车上搭载了高通8155芯片,支持智能语音控制和FOTA远程升级。 虽然21.88万元的售价刷新了国产摩托纪录
,但相比同配置进口车型仍具有明显性价比。
国产摩托的崛起有数据为证。 2023年,我国250ml以上大排量摩托车销量达53万辆,比2019年增长3倍。 2024年一季度,大排量摩托车销量继续同比增长10%。 在出口方面,2023年我国摩托车出口量约832万辆,其中250ml以上大排量摩托车出口19.8万辆,同比增长54.9%。
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制造的整体升级。 以江门为例,2024年当地摩托车产业链工业产值达335.2亿元,增长16.8%。 全国每5辆出口摩托车中,就有1辆是“江门造”。 大冶摩托等企业已在欧洲市场与本田、雅马哈同台竞技,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实现月销5000辆的佳绩。
不过质疑声也一直存在。 有老车友直言:“cc的拳击手能有多少低扭? 怕是样子货。 ”确实,小排量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振动控制和热管理都是技术难点。 但奔达似乎胸有成竹,此前该品牌凭借V缸300排量发动机一炮而红,在发动机制造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更值得关注的是,奔达P51选择了混动路线。 这既避开了与宝马大排量拳击手的正面竞争,又顺应了新能源趋势。 正如一位行业分析师所说:“在电动化浪潮下,奔达用混动技术重新定义拳击手发动机,这是聪明的差异化竞争。 ”
从模仿到创新,从追赶到并跑,国产摩托的进阶之路正是中国制造的缩影。 当年轻人在街头骑着颜值与性能兼备的国产摩托时,他们购买的不仅是一辆代步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认同。 一位00后车友的说法很形象:“宝马拿铁谁不喜欢? 但价格够我买三台奔达了。 国产车现在设计在线、性能够用,为什么不支持呢? ”
随着2025年米兰车展落幕,中国摩托车的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 从东南亚到欧洲,从代步工具到休闲玩具,国产摩托正在全球市场改写“便宜没好货”的刻板印象。 一位在米兰车展现场的外国记者感叹:“十年前中国摩托以仿制闻名,如今却开始输出创新技术,这个转变令人惊讶。 ”
未来五年,随着奔达拳击手发动机系列的完善和长城灵魂等高端品牌的成长,中国摩托有望在国际市场实现从“性价比”到“品价比”的跨越。 一位资深行业观察家指出:“当中国品牌不再一味堆砌参数,而是真正钻研用户体验时,才是国产摩托真正成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