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了半天文章,发现都看完了,哈罗的内容推荐的还是有点少啊。 想了想,动手写点感受,以飨摩友。 选择摩托车出行一个多月了,大概骑了1000公里,聊一聊感受。我开车上下班6年多,13公里的路堵过2个小时才走完,有一天心血来潮,就想试一试摩托车出行。
从决定到考证买车花了1个月时间,增驾D,过程太过于简单,简单到我拿到证了,对于怎么骑心里还是没底。这1个月里我是一名键盘车侠,没事就刷刷哈罗摩托看看车,看看牛魔网了解了解摩托,关注小丙测评,无痕测评,听听大咖怎么玩车,测车。增驾一好,平时上班没时间去实体看车,周末就去了。发现昆明的摩托车市场相比于汽车实在太小,太小。凯旋利进口大牌看看,彩云路两边,新亚洲体育场广福路对面那看看,好像就再没什么集中的地方了(题外话:进口大牌,服务态度不好,也可能是看我不像买进口车的吧)。转了一上午,正值国三国四切换前夕,眼花缭乱,偶然看见一个二手week8,上网查了一下,正规牌子,骑了两圈。发现闲鱼上有卖就买了(新手的感觉,觉得动力可以啊)。我当键盘车侠的时候,这个车是完全没有入过法眼的,从未关注过。买的原因两个:一便宜,感觉出什么问题纠纷也不会心疼。二立马就可以骑走,不用再等上牌什么的。(摩托这个事我觉得就是不用想太多,干就是了。如果你动了摩托的念头,就赶快去报名考驾照吧,因为一旦动了,是很难挥散去的,这久忙忘了,过几天又想起来了,一直持续纠结只会令自己痛苦。)
买定离手,一骑就走。
转入主题,骑了一个月。车不好,经验不丰富,那能聊点不一样的就是从开车到骑车的感受。昆明的感觉道路是为汽车设计的,配套设施也都是为汽车服务。骑摩托的权利真的只能靠自己争取,怎么骑,怎么安全的骑都是一个争取后相互妥协的平衡点。
第一感受,汽车文化是相对封闭的,摩托文化是交流开放的。你等红灯,摇下玻璃跟旁边车打招呼,别人怕是觉得你有病,或者是想干嘛。但摩托不一样,遇到摩友打个招呼,我骑宗申,别人骑宝马胜利的,也还没遇到很清高不屑鄙视的,偶尔一起停车,我夸他们车好,问问排量什么的,其它摩友看我这宗申也不知道该夸什么,还是会礼貌的说你这车颜色好看,还有脚蹬的启动杆啊什么什么的。想来想去,为什么?因为摩托车文化提倡沟通,出门在外,汽车的配套很全,摩托车的相对少了,谁能保证自己骑车出来就不需帮助呢。有次碰到只让停汽车不让停摩托的地方,门口几个素不相识的摩友,就一起去沟通(很理性的),然后就又愉快的停了。光一个人,怕是你骑印第安,也不一定能停。我发现很多地方摩托车就没有太多的硬性规定,你说他是机动车,很多人认为机动车就只是汽车,你说他是非机动车,行驶证上写的很清楚是机动车。比起成熟的汽车体系,摩托车在很多地方的权利更需要大家争取,团结起来对骑行的权利更有保障,这就会导致了开放的态度。
第二感受,摩托车中线行驶最安全,但又有不合交规的风险。刚骑车第一周,照着开车的思路骑。完全没法骑,市区车速基本30多40,广福路堵车严重,一旦可以走大家基本都是50+。骑摩托跟着,汽车50算低速,随时可以踩停,摩托车50就没那么好停了(或者是车不好?)。把跟车距离放远,放慢车速,但就与车流速度不匹配,感觉更危险。中线行驶,直接骑到红灯首发位置,感觉安全很多,但与交规感觉不符,涉嫌实线并道,不文明行车。想来想去,解决办法,其实就是道路上单独划出一小道摩托车道,但有生之年昆明可能无法实现了。非机动车道与电摩托拼道,参看网络案例,一出问题就是摩托车全责。开车的时候怕骑车的,怕碰上被讹。骑摩托后发现,骑车更怕汽车,一碰不管责任在谁,骑士都是先拿命顶上的。禁摩不禁摩这个事还真是复杂,真放开了,实线变道,中线行驶这些问题怎么办。
第三感受,风吹日晒,风冷雨滑。每天骑行,有一段绕城高速,一个高架桥。为了安全需要90左右的车速保持与车流同速略快一点,现在这个week8只能说勉强能应付。不穿皮衣,早晚风吹真的会冷。穿皮衣,走完高速等红灯2分钟左右,太阳就可以晒得热到想哭。下雨天,鞋子会基本湿掉,神经基本紧绷到需要每秒扫描周围环境几十次的感觉。好几次想着下雨开车吧,又一想昆明下雨更是堵,一咬牙继续骑。时间保障了,到站也基本湿了。骑的不熟,感觉穿雨衣会影响操控了,所以还是头盔加皮衣。还有一点烦的,个人喜欢抬脚就走,摩托车还多了个头盔,一开始还提着走,后来实在嫌烦,直接挂车上了。看很多摩友说头盔要买个好的,那买个好的挂摩托车上又会心疼被盗,纠结,总不能去哪还拿个头盔,但不带头盔风吹着也受不了。
第四感受,难以理解很多玩车的心态(这部分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交流,各位轻喷哈)。也可能是骑车时间较短,对很多改装难以理解,比如换个排气管,车上很多装饰,也不知道有什么用。还有对玩抬头、站坐垫这类车技也是难以理解,不知道意义何在?看了好多压弯视频,也不知道压弯有什么用,还有周末骑着去跑泥巴那些,也没搞懂,原谅我接触时间短不懂事。
第五感受,省钱。首先油耗低,其次保养也便宜。开车时候我一个月要600多块的油费停车费还有一笔,骑摩托这个月,周末还瞎跑几趟,油费200块不到,停车不要钱。装备这块我现在需求感觉还不明显,搞了头盔,手套,护膝,平时就都是挂在车上,也没被盗。
这一个月体验上的不足:week8在高速的时候感觉动力不够。这个感觉像我刚开第一辆车的时候,觉得1.0跑跑也还可以啊,后来换1.8觉得差不多了,最后发现还是要2.0T才够跑。不知道对应汽车的2.0T,摩托车的排量是多少。Week8太阳晒了车后,要持续给油一段时间才能稳住怠速。这两个感受,让我对以后选择摩托车有了两个很简单的诉求,第一动力要充沛,第二车要省心一点,冷热一点就着。
这个月每个周末我都骑车跑去不同的修理店,找不同人看看这个week8,检查一下,有没有需要更换的保养的地方。除了在第一家检查后换了机油,其它家的看了,都说没有需要换的部件。被太阳晒后,点火要加油一段时间,怠速才能稳定,前两家修理店都不以为然,觉得这化油器的车正常。但我觉得是个问题,大金马找了第三家,总算找到个愿意跟我一起分析问题的师傅了,我把网上查的分析告诉他,他再用他的专业知识帮我判断哪些说的对哪些说的不对,顺带检查,有要能修复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