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逸150-C后续使用评测

更新于2022-01-12

不知不觉,我的小黑也已骑了三千多公里了,只能说当时的决定是对的,没有一辆绝对完美的车,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车,小黑就像是中华田园犬,是小老百姓最忠实可靠的伙伴。 你不需要多贵的保养费用,它一点也不矫情。曾经我以为摩托车就应该排量越大越帅,速度越快越好,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对于摩托车的理解,已不同于少年时期,讲究的是经济实用、舒适可靠。没有夸张的造型,但外观十分经典,如果你是玩乐性能党,这台车可能并不适合你,但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个实用主义者,并喜欢复古风格的车型,这一定是辆物美价廉的好车。 好了,进入今天的主题,对于宝逸150-C使用一年后的评测。

首先说说这款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吧,TSR发动机是以早期的CB机型为基础,进行了深入优化的全新机型,其中的T代表低震动静音技术,S代表节能减摩技术,R代表高效燃烧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安静、省油、动力好。而TSR发动机能有如此的表现,主要得益于它采用了双缓冲平衡轴,轻量化运动组件,滚子摇臂,错齿咬合,多通道冷却等技术和新型零件。 当然这是官方提供的说明,我已实际骑行三千多公里,对于这款发动机,我觉得动力应对大部分国道及省道绝对够用了,但如果是跑高速,我劝你还是别这样,因为8.3KW的最大功率,GPS实际速度只有95km/h,这已是极限了,没有多余的动力储备在高速上很不安全。

对于油耗,这更多的还是看个人的用车习惯,如果平时勤换挡,油门控制较线性,负载200斤以内,并保养得当,百公里顶多2个油左右;如果档档红区,高负荷用车,长期不换机油,百公里3个油也不是问题。 我的经验是,磨合期内这台车油耗偏高(2.4-2.7),出了磨合期(2.0-2.2),官方给的数据是百公里1.9左右,我觉得那得在理想环境中才能实现,现实中很难达到。

再说下震动,这辆车日常代步几乎感觉不到多少震动,因为速度都不快,转速也提不起来,但如果是在郊区跑,这辆车在5000~5500转之间会产生共振,这是单缸机的通病,在这个区间内震感明显,但这车配了平衡轴,转速拉高过了这个区间后反而震感减弱。

至于发动机的保养,我一般就用豪爵原厂机油,1500公里之前是矿物质油,1500公里后换的全合成,大约灌注900ML~1000ML,这车没有机滤,只有一个滤网在离合器内部,也算是省了换机滤的钱,但正因为没有机滤,所以机油要记得定期更换。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这车在刚换机油后动力会略微下降,可能和机油黏度有关,跑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

再来说说操控,这车在冬季冷启动时,挂一档会有严重的顿挫感,我的解决办法是先挂二档再挂回一档,待车热起来后,这些症状又全部消失,不知道这是我运气好,还是豪爵此类车的通病。 至于换档类型,这是一台国际档的车,一二档之间是空档,需要练习半踩,我反正是经常踩错(苦笑) 至于压弯什么的,就不要想了,这车通勤耐糙,舒适取向,若非要去野,也不是不可以(得带好全套护具,并记得买份贵一点的保险),轮胎前18后16,防滑一般,优点是耐磨(巨硬)。

还有一点很重要,要想操控好,最好不要装尾箱,尾箱的优势是旅行时装载货物十分方便,随开随用,但劣势就是重心靠后,遇到横风时撞风面积增大。我这款车当时是有侧翻板货架的,我就是考虑重心靠后并增加了重量便把它拆了。目前这款车唯一的改装件就是一个小风档了,主要是为了美观和前后协调,实际意义不大。

最后是坐姿感受,我本人179mm,70公斤左右,后避震预载由出厂2档调到了3档,双脚踩地无任何压力,由图可看出我的坐姿是直立且很放松的,不像运动型的车,一般坐姿都比较战斗。 人车整体感受我会在主页发布视频动态展示,后续也会出一个公路驾驶及灯光效果的视频,如果今后大家还想了解这款车更多细节,我会不断更新宝逸150的用车体验。

本文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