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评论问题.
应摩托范作者[活着便是燃烧]在评论里的要求,由于在之前浏览的文章中有几处常识性的缺漏,在本文中末尾指出(原文已截图)会引用原文指出分歧.如本人所写内容存在缺漏和常识性错误,欢迎各位车友批评指正.给新人看的文章需要严谨.(声明本人187CM,67KG,无法给出评论内所谓国内平均身高158-168CM的用车体感.另外我有个疑问,这个国内车友平均身高是哪来的?摩托车人体工学参考是170±5cm和175±10cm注:mini车系不算.)
浅谈引擎和骑行感受
先简单聊一聊关于发动机的知识.并应车友[活着便是燃烧]简单评价一下,新大洲本田cbf190tr,五羊本田CB190SS和无极300R.三款车的感受(其实按照发动机算是两款.)
一台设计优异的引擎,决定了适配车辆的动力储备上限.但并不能保证一个优秀的骑行感受.引擎除了缸径,行程,缸数之外,配气形式,气缸布局,点火角度,每缸气门数,ECU的设定都会对一台引擎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声明一点,冷却方式对引擎的好坏没有之关系.设计合理的风冷引擎可能比水冷发动机还要出色.(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故障率更低)只关注扭矩和最大功率的数值,不关注出力转速就是在扯淡.举个例子同排量等级的阿普利亚GPR125和YAMAHA YS125两台车.参数上GPR125吊打YS125但实际起步极其的肉.因为GPR125的最大扭矩出现在8000R/min左右.而YS125 6000r/min就已经来到了最大扭矩转速.(有人会说这两台车除了排量没有一处设计相似的.那好再举个例子)凯越321RR身上那台Z268MN(原KE家族引擎)与被抄答案的YZF-R3的H405E两台引擎结构上几乎就是照搬.321RR零百加速更出色,R3则极速更高.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知道答案,喜欢解答的车友可以在评论区点明.)
总结一下引擎的规律:单缸,直列同步双缸,直列异步双缸,纵置V型双缸,横置V型双缸,水平对置双缸,以及180°三缸,180°直列四缸.十字曲轴直列四缸等.同排量不同的引擎结构,只会影响出力特性和震动.真正的分水岭是缸径和行程和压缩比的不同.至于气门数,通过漫长进化,主流就是每缸2和每缸4两个布局,凸轮轴位置和数量主要有3种.OHV,SOHC,DOHC.不同的布局反映出引擎不同的性格和设计诉求.OHV旨在平顺和耐用的方面偏科,高转速直接放弃.SOHC出于成本,可靠度和性能平衡而可以搭配2气门或4气门.调节简单但是无法做独立微调.DOHC,设计上更注重高转速,但是也有很多唬人的,DOHC高转表现欠佳的引擎.
至于最大扭矩,最大功率和零百加速,只能做个参考.实际车感与这三个参数基本什么关系.
骑行感受,是由引擎,车架,避震,轮胎甚至其他配件的联合调校反馈出的整体结果.这是一个含有主观判断的抽象概念.每个人对好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但是对差的评价普遍趋同的.这里举个例子升仕310R.我第一次试车时,对引擎动力表现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但是后续发现,弯道表现很呆.车架和避震我个人都不大适应.GPR250R的车感要明显好于升仕310R,但是我对其动力评价为较好.这个需要去亲自尝试,参数是表现不出来的.
横评190复古双子和300R
起初我没想通,为何190CC组里有个300R来搅局.车系和排量都不一样.后来才发现共同点(售价).不管那么多了,300和190比,我觉得就像饭碗和浴缸比哪个装饭多.看似没问题,又觉得哪里不对.
说说车友[活着便是燃烧]提及的无极300R和本田的两种190复古车.首先190SS和190TR对比.同款空冷184CC单缸2气门的引擎.(后续可以魔改242CC)做工上我喜欢190SS.款式两个都不是我的菜,油箱下沿造型有点顶膝盖.我宁可选择暴锋眼190R.(这两款车我只骑过没有买过).190TR车感更轻,更像运动街车.干地骑行体验略好于190SS,但是湿地会把泥甩的头盔上都是.车感上190TR略好于190SS.作为前无极300R车主.我可以稍微的吐槽一下这台车.毕竟这台车买了,也玩了一段时间.让我吐槽一台试驾车,我觉得有点以偏概全.无极300R 15980那款轮胎不抓地的版本我没买.我买到的时候是提升配置还没出金卡纳版的那个版本.先说下好的地方,很满意小1W公里除了后轮胎扎了,没换过机油,链条和滤芯之外的东西.除了后视镜小和脚踏比较震以外.我当时对它还算满意.但是低转抖动比较明显.不过后续试了19款的金卡纳版本已经有了些好转.但是还是抖.当时说是ECU预设有瑕疵,厂方也尝试在修改但是没有完全根治.但是个人觉得比春风250NK那个油门不动转速自己变的设定要好多了.其实半斤八两都有毛病.我前一阵还跟300R车圈的一个车友犟过,他说250NK低转表现比300R强,至少不抖.说实话,其实都不咋地.再说个缺点吧,高转震.5000转往后,发动机就开始吼,震动也就随之而来.仿佛骑的是筋膜枪.但是车感上我个人觉得还可以.但是运行品质比较糙.比春风250NK强点.改进办法,做了一个怠速快调手轮抽掉一根油门线.
三车车感评价,300R≥190TR>190SS
三车做工评价,190SS>190TR≥300R
新手选车应当注意哪些点?个人建议
1. 是否是喜欢的外观和车系.
2. 骑行感受如何.骑行三角是否适合自己的生理结构.
3. 质量是否稳定另外售后服务怎样.
4. 是否适合自己.是否买了心理舒坦,用着心里踏实
5. 是不是满足使用需求.是否有助于进阶.
6. 是不是在预算内.
很简单,作为一个消费者,买喜欢的产品就是购物的初始动力.小白不一定懂,滑动离合,快排,ABS,TCS是什么只知道有没有此类配置,发动机的区别,做工什么程度算好,什么程度叫一般.我目前是[新手帮选车]的圈主.每次问车友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喜欢什么样子的车?你的用车诉求是什么?因为我知道,新车友买车一看外观,二问价格,三看参数和配置.自己有很多”选好”的候选,然后等着车友推荐到他自己想买的车,”一拍即合”就买了.
但这正是那些,堆配置,颜值在线,质量存疑的车企所希望的结果.
指正常识性错误.
扭矩大不一定容易起步.参考GPR125R和YS125的例子.
冷却方式也不会影响到发动机寿命.只要设计合理.空冷的豪爵NK150也进藏往返了,水冷的QJmoto骁750也有人一路修过去的.还真没看出水冷寿命长,磨损小.
档位多齿比会更温和,但是噪音主要来自于发动机,链条.变速箱影响不大.至于看用料就更离谱了.肉眼能看出新车螺丝防锈和装配扭矩,油漆厚度,拉线材质?孙悟空都未必能看全吧.而且让一个新手看?我都想不到这是怎么想出来的.
北方轮胎选择能出来偏越野胎?自己都说抓地越好,刹车安全了,竟然拿出来越野胎?这不是前后矛盾么.难道这里的北方指大兴安岭林场吗?那合理.热熔性越高,冬天越容易开裂?确定不是轮胎在工作温度没达标的工况下长时间使用导致的?轮胎工作都会溶解.至于热熔胎,半热熔胎的叫法作为区分倒也无伤大雅.但是抓地与否与是不是热熔胎还是半热熔胎没关系,请自学[压坑效应]和[分子黏附效应].如果想做新人向的科普,请务必将知识点学习到位.另外我觉得你根本就是在妖魔化北方气候.难道轮胎都是南北方两套配方的?推荐真空胎就更离谱了.真空胎结实就更无法解释了,如果真空胎真的吊捶双层结构的内外胎.那么硬派越野车和拉力车就不会选择内外胎的结构.而且总重量更笨重的内外胎结构也应该被淘汰了. ABS雨天情急防摔倒?那个是防抱死系统,至于摔不摔倒要看刹车的使用是否正确和骑行姿态是否满足不摔的条件. 最后想说的是,比起跟新手堆一大堆名词.不如讲讲实际的.帮助车友不被厂商忽悠,合理避坑,少走弯路之类的方法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