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了阿普利亚SRMax 250一万公里后的分享

更新于2022-03-25

不知不觉自己的SR已经骑了有一万公里了,自己也算是对这个车有一些小小的心得体会了,从选车到订车,再到骑上他,再到现在的一万公里,在此做一个总结,自己也是想到哪里写哪里,这个车的缺点我会放在最后来写,也希望可以通过这一篇文章给想选择这辆车的车友们一个小小的参考。

一万公里 打卡

一、选车

决定买车是21年4月份的时候,第一是老婆晕车难受,这辈子算是与坐车无缘了,怎么也适应不了,反倒是特别喜欢坐摩托,而且是上瘾的那种喜欢,第二是当时的自己的小踏板品控差到极点不得不换,所以买车这件事被紧急提上日程。

买的二手的宗申ZT5,品控差到了极点

首先说一下自己为什么会选择SR Max这一款大踏板。

当时看车时,自己是去了郑州管城区文治路那里,各种摩托品牌比较多,而且试驾的路段也不错。看车当天自己分别试了春风250SR、凯越321R和宗申RT3,自己当时是比较中意凯越的321R的,毕竟装的是逆向研发雅马哈R3的发动机,提速还是很有感觉的,本来还想试试SR Max的,但是当时没有试驾车,想着还是等试试再说,毕竟也是小丙自己的座驾嘛,所以特地问了雄骑汇的销售什么时候会有试驾车,并约好了试驾时间。过了几天,销售通知我说SR Max的试驾车到了,自己赶紧开车跑到店里,试驾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车操控真的棒!自己压弯技术并不是特别好,但是这个车给了我很强的自信心,拐弯时,不用我压,车子就很轻松地倾下去了,而且是达到一个我当时想都不敢想的倾角,又在直路上试了试S型行驶,特别的灵活,所以当时就有些种草了。

回到家以后,自己也一直在琢磨,去了 B 站找了SR Max的测评,又不停地看凯越321R的测评,总之就是十分纠结,毕竟只有3W的预算嘛,其实自己心底还是想选321R的,毕竟自己作为一个90后,还是有些激情的,不想早早的就走上骑士的最终归宿这条路,但是街车、跑车这类车型带人又不舒服(虽然SR Max后座的人坐上也不舒服,但毕竟是个大踏板嘛),自己还想平时带带老婆出去跑跑山,转转圈呀之类的,但是SR Max这个车的定位正好就是个运动大踏板,和别的大绵羊不一样,是一台战斗羊,算是给了我一个折中的选择,,满足了我对车有操控,能带人这两点的硬需,最终在5月分的时候喜提SR Max250,原价是26800,但是正好赶上活动,最终24800拿下。颜色选的是战斗灰,不选黑红和白黑的原因是塑料感比较严重。

提完车之后,没两天就出差了,车也就扔家里,托人帮忙上了个牌,等出差回来之后第一时间就是骑着车带着老婆去伏羲山里跑了一圈,有一说一,这个车跑山是真的快乐哦。

为数不多的素车照

二、改装

自己的改装点其实也并不多,具体附图如下

虽说原车的灰色也不差,但是车脏了之后就觉得贼丑,所以过了俩月直接改了个电镀金属黑的车衣,1500块的武士黑。

电镀金属黑车衣

关键部位的碳纤维保护贴,这个东西我个人认为不贴不行,一个是油箱两侧特别容易被脚蹭脏,再一个是插上钥匙后容易把钥匙孔位置刮花。

油箱两侧碳纤维花色保护贴

还好有保护贴,不然指不定被磨成什么样子

后视镜前移、碳纤维拓展杆、手机支架

某宝上后视镜前移的改件特别多,但是买之前请一定问清楚店家,后视镜前移之后,前挡风还能不能下调至最低,我买的这一款就没有办法下降至最低,只能到中间,而同城一个车友,款式和我的差不多却可以下调至最低,有条件的推荐入手神气堂的。

购买时一定要问清楚哦

我买的这一款安装之后才发现不能降到最低

拓展杆是碳纤维材质的,主要是轻,某宝上有款是和后视镜前移支架组合在一起的,不过那一款太重,并不推荐。

手机支架就不说了,我的是五匹的加一个防抖模块,但我感觉这个防抖模块加上之后,手机放上去更抖了。。。。。

铝合金兔耳朵,就是固定风挡的,车友群搞活动时买的,买回来自己安装,安装之后虽然停车怠速时风挡没那么抖了,但是会有异响(风挡调至最高时)。

加装了一个夏德39的尾箱,商家推荐最大装的就是39,如果上更大的尾箱,对整车的操控影响是很大的,加装尾箱的话必须要在购买个专车用的固定板,某宝上很很多卖的,但是用车一年后的我更推荐直接加装铝合金的箱子,因为看起来更帅

大圆箱子,现在看已经有些嫌弃了

三、其他

车机系统:

车机系统成体成像还是比较不错的,而且可以自动调节白天或黑夜模式,在网上有看到有部分车友因为模式转换导致车机死机的现象发生,但是只是很少的个别案例,不用过度担忧。

显示屏自动调节昼夜模式,好评

白天模式

夜晚模式

显示比较全面,并且可以通过摩征APP来投屏一个建议导航,导航信息显示不多将将够用,不过自打装了手机支架之后就没用过这个功能了(关于这个摩征APP我一会再说)。

综合区显示信息

导航投屏

油耗:

油耗方面还是比较满意的,我每天通勤上下班总路程是40公里,基本都是用S模式在跑,经常性小激情驾驶,平均油耗在3.6-3.8左右。可能有些车友会对这个几点几的油耗有些看不懂,这么说吧,一箱油,跑个400公里还是很轻松地, 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清楚,这个车油量显示空格之后,不用慌,油箱里是还有4升油的,也就是说油表空格之后还是可以再跑100公里的,这一点也是自己碰巧实验上加上车友群的信息总结出来的,绝对靠谱。我的车油表空格的时候基本都是跑了300公里出头,碰巧实验那一次是跑到了398公里才加上油,所以一箱油跑了400公里是没问题的,但是最好还是油量表空了之后及时加上。对了,还有一点需要说一下,就是这个车冬天的油量显示可能会有些不准,之前说的300公里空格,在冬天的时候也出现了几次200公里出头就空了的现象。

记录软件为小熊油耗

车辆电控:

这个车标配了运动(S)和经济(E)两种动力模式、ASR防侧滑和博士的ABS,先说ABS,ABS比较好使,毕竟博士也是个大牌子,很多汽车的ABS用的都是博士的,紧急情况大力捏死刹车就行,ABS介入的时候刹车会有些弹手,不用介意,不过还是希望车友们尽量不要用到ABS。

关于两种动力模式,我个人没有体验出太多的不同,不同的点一个是给油的时候S档会比E档更蹿,再者是跑急速的时候,E档会比S档更慢的跑到110KM/H,而在油耗方面倒是差不了多少。

运动模式(S)

经济模式(E)

最后来说这个ASR防侧滑功能,对于这个功能我只能说我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确实救过我几次,恨是因为这个功能也让我受过三次伤。ASR在每次车辆通电的时候都是默认开启的,可以通过手把中间的按钮来进行调节。

蓝灯为ASR开关按钮,绿灯为动力模式切换按钮

原厂对于ASR介入的设定过于灵敏,打个比方,在你起步的时候,经常性的会介入一下,切断一下动力,然后才会正常的提供动力。我对这个功能的苦恼就来自于此,有几次等左转、右转红绿灯的时候,起步直接左转或右转,大家都知道起步就会直接给车一个倾角,稍微压一点点,结果ASR在我倾倒的瞬间介入,动力直接切断,一瞬间车就要倒,我自己也是贴的车衣没多久,硬把车扶起来了,这车可不轻哦,结果就是手腕扭伤,还是左手扭完右手扭,右手快好了又来一下,也是自己不长记性,但这个介入过于灵敏是真的伤到我了,欲哭无泪啊。

爱是因为这个功能也着着实实救了我几次,一次是走的泥巴路,过了个坑之后,当时我很明显的感觉后轮侧滑了,但我刚刚感觉到之后,ASR就介入了,稳住了车身,再一次是走雪路的时候,给油给大了,后轮侧滑,同样ASR介入的特别及时,最让我心惊胆战的一次是下班回家的时候下的大雨,本来就下着大雨,还加上刮的大风,在过桥的时候突然一阵横风吹过来,车直接侧移了,路面又有积水,车辆直接侧滑,幸亏ASR介入,才没出什么事故,现在想想当时的情形还是起鸡皮疙瘩。

关于ASR起步介入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一个是启动车辆后直接关了,但这个方法比较麻烦,再一个是去售后刷系统,我是在郑州,郑州的话是文治路雄骑汇的店可以刷,刷完之后是通电后默认关闭,需要在打开,我用的方法和上述的不同,也是无意间发现的,就是换个好些的轮胎,去年10月跑太行山的时候,因为走得野路子,后轮胎吃不消漏气了,勉强打了个补胎胶后回到家换了条滕森的高抓胎,然后就惊奇地发现ASR在起步的时候不再介入了,现在大半年过去了,除了路面湿滑,基本不会再在起步时介入了。

车辆骑乘姿势:

本人身高170(实际169,这是我最后的倔强),车是底座版,往前坐一些可是双脚尖着地,单脚想要全脚掌着地的话就必须往坐垫边挪一下屁股蛋子,这一点我现在已经练得炉火纯青,停车的瞬间,放脚,挪屁股蛋,一气呵成。现在使出了个S版本,整车高度下降了不少,小个子福音。脚踏位置有两层,我这个身高反正是比较喜欢蹬上边,但腿太长蹬着是什么感觉我就不知道了。

踩上层脚踏

踩下层脚踏

我所说的“炉火纯青”

四、整车优缺点

优点:

要说优点,当然就是这个车的操控啦!操控方面真的是不夸不行,跑山时各种弯型应对的游刃有余,不会像RT3之类的一压弯动不动后轮发飘,车友群里也有车友只改了个轮胎就直接拿来练金卡纳的,我自己是练压弯的时候可以很轻松的磨到车辆的大撑。而在跑山时,得益于车辆硬朗的减震,哪怕后座坐着我的老婆,压弯的时候车也是撑得住的,让同行的车友直呼牛逼,喷子们不要说什么带着家人不该这么危险云云的啊,我是最开始慢慢的跑,跑了几次才发现车是撑的住的,勿喷。

电控配置在这个价位的车型中也是独一无二,ABS现在的车都成了标配了,但这个ASR防侧滑3万下的车还有哪个有?平时没有用,关键时候真能保人哦。

车辆自带T-BOX智能服务,下载摩征APP之后,就可以实时查看车辆异常状态,位置,行驶数据,加设电子围栏,并且投屏导航,一年128的费用也不算贵,重要的是省去了后期的改装费用。

动力比较充足,作为250级的踏板,给油一个十字路口就能跑到60的时速,轻松可以跑到110,但是110上120的时候就会有些疲软,不过毕竟是个大踏板,加速和急速本就不是可以和其他车型所比的。

油箱容量和油耗让人比较满意,400公里的续航还是比较给力的,跑长途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原车自带的前挡风比较实用,调至最高的时候可以保证头部以下不被风吹。

车辆配件便宜,骑车难免倒车嘛,伤到外观件再说难免,这个车的配件确实是不贵,所以倒车了也不必太过心疼。

缺点:

坐垫需要改进,坐垫坐久了之后,屁股蛋子酸痛感比较明显,再一个后座比前座高太多了,虽说后座视野会更好,但是搂不到前面人的腰啊,哈哈,这一点是我老婆吐槽的。

ASR介入过于灵敏,不及时改车的话小心你的手腕。

舒适度差,减震过于硬朗,铺装路面还是不错的,但一个小坑都能吨的你屁股不好受,不过毕竟这是个运动大踏板,运动踏板减震太软的话怎么运动的起来,网上很多人吐槽这一点,包括我也是,因为确实舒适度不怎么样,但是转念想想,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嘛,太计较舒适度差的人接受不了的人只能说是选车就选错了,毕竟SR Max是个玩乐型的大踏板。

后尾灯质量不行!后尾灯因为是常亮状态,所以容易坏,这个问题很多车友都有遇到,属于常态问题,我的车是7000公里的时候后刹车灯一个亮一个不亮,不过好在售后比较给力,及时调货给我换了个新的。

后部车架问题,这个车不适合加装太大或者太重的尾箱,夏德39就可以了,否则,一个是影响操控,再一个是因为过重会使尾部车架开裂。铝合金箱子合适的我还不知道,如果有加装铝合金尾箱的车友麻烦请告知一下合适大小的铝合金箱子是多大。

车友贴吧看到的案例

加装完尾箱之后,在50码左右,撒把车把会有比较厉害的晃动,这一点也是属于车友的共性问题,不过解决也好解决,换个锥形轴承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刹车片不行,刹车片的耐久度,通过各个平台的了解,5000公里左右基本就磨没了,之前还不信,直到自己换后轮胎顺便换刹车片的时候才发现基本已经磨没有了。

补充:

大灯亮度,中规中矩,只能说刚刚够用。

马桶空间中规中矩,且放不下一顶全盔,最关键的是,同价位车型配置的液压支撑杆他也没有。

所谓的熄火门,后期厂家也已经做了车辆优化不用担心。

车辆震动控制中规中矩,不算好也不算差。

关于整车做工方面,咋说呢,做工一般吧,接缝比之三阳还是大的,但是还在接受范围之内。

结语

一眨眼,自己和SR Max已经相处快一年了,10000公里下来,相比其他,更多的快乐,我对他的评价是:一辆瑕不掩瑜的车,一辆可玩性比较高的车,一辆可以兼顾家用和运动的车。

在这里也和考虑这款车的车友们说一声,既然买踏板,那你是买个舒适型的踏板,还是和我一样,依然怀有激情,不想早早骑上中规中矩的“老头乐”,还是想追求一些运动性,这两点,一定要考虑清楚哦。

最后祝各位车友每次骑行平安到家。

补充几个点 1、原车的风挡配的虽然好,但一万公里后的风挡明显会有发黄现象,划痕也比较明显,你想把头躲在风挡里看清路是不可能的,不过某宝上有更好的改装风挡,价格适中。 2、车头的空气动力学比较不错,行驶时,手是感觉不到风吹的的,风直接被车头上方的两个小的扰流片隔开,所以夏天带手套,哪怕你带的夏季手套也是感觉不到风吹进手套里的,哈哈。 3、如果实在是又想这个车跑山骑行时有运动性,又想通勤骑行时没那么受罪,可以考虑下某宝青岛哥自己研发出来的后减震改装件,性能强悍,价格方面小贵。 4、油箱两侧的暖风出口咋说呢,有胜于无吧,典型的天热用不上,天冷没效果,倒是春秋天使用效果不错,脚脖子暖呼呼的。 5、原车电瓶还是不错的,冬季出差半个月回来后还是可以一枪打着。 6、冬天启动车辆后,转速基本都在3000以上,最好等车热了之后再骑行。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