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摇臂的迷之魅力】

更新于2022-05-11

        典型的进口品牌,例如意大利DUCATI和MV Agusta都大量为量产车型配置了单摇臂,其他厂商也为部分量产车型配置了单摇臂,例如像日本川崎重工的H2系列,德国宝马的拿铁、水鸟等等。

        看国内几个品牌例如升仕、凯越等厂商也都热衷致力于单摇臂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并将单摇臂与双摇臂作为一项重要配置来区别销售价格。

        还有改装发烧友,甚至将先天条件并不适合装安装的巡航车给改装上了单摇臂,这种改装单纯的为了提升车辆视觉上的享受、显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经济实力,可能对车辆性能并不能有所提高。

        那单摇臂究竟有什么魔力?单摇臂为何如此被车友和厂商看重?

        首先摇臂的作用是固定车身和车轮的一个结构,摇臂其实就是指摩托车的后平叉。

        通常摩托车都是是采用双摇臂,双摇臂就是后轮与车身有两个对称连接点,优势也是设计开发成本低,稳固耐用维修保养费用低,个别厂商在其所生产的的顶级车型也是这样配置的。

        而单摇臂则是只固定了后轮的一侧,一般情况下某些厂家会为本品牌更为高端的车型配置上单摇臂。

        这也造成了摩友圈一直有争议的话题,那就是单摇臂和双摇臂到底谁更优秀。恐怕没有谁能拿出铁证般的说法吧。

        单摇臂的出现!单摇臂最早的出现就是为了应付摩托车赛事,是各大参赛厂家为了在争分夺秒的紧张赛事中,给车手赢得到更短的进场时间。

        因为双摇臂的车特定结构造成,需要拆卸两边的固定装置以及传动链条才能将车轮取下。

        在设计精密的赛车上,安装也是相当麻烦,安装后更不能保证赛车传动部件的精密程度。

        而单摇臂先天优势就是轮胎拆装更便捷快速,更免于拆装传动链条,保障车辆高速性能,用于比赛简直不要太爽。

        另外双摇臂的车由于车轮两边都需要安装固定,需要的更多的安装空间。

        而配置了单摇臂的赛车可以将排气尾段安装在更贴近于中心线的位置,让摩托车的重心更集中,更能帮助车手发挥出更强的弯道性能。

        因为单摇臂是纯粹为比赛而出世,而参赛的摩托车不仅排量、车重都有严格标准。

        还需要具备高强度高耐久的性能需求,所以单摇臂的设计开发生产都是对于厂商的技术、材料使用上都有更高更严的标准和要求。

        同时摇臂的结构也更加复杂,以此来保障车身的钢性,这也是单摇臂车型价格普遍更贵的原因。

        后来各大厂家为了彰显自家的技术储备和品牌实力,让车辆看上去更有技术含量,以及给车友的厚道对待。慢慢开始在对市场销售的一些高性能竞技车型和民用量产车型中配置单摇臂。

        虽然普通消费者或许根本没有比赛换胎的需求,但在维修保养车辆的时候也能变得更简单、方便、便捷。

        在量产车型上,单摇臂的作用更多是为了安装单边排气不会显得突兀,单摇臂车型一侧腾出的足够空间容纳下一条漂亮的排气管,不仅能提高车辆的颜值,更能展现出车辆的整体设计感。

        还有就是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摩托车都采用双摇臂的设计,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如果在一堆摩托车中出现一款配置有单摇臂的车,这款车的受关注程度肯定是相当火爆。

        毕竟这是赛车的同款配置,在骑帅不骑快的良好环境下,帅气的单摇臂也能让车主更有谈资,让众多车友更能津津乐道,吸引更多摩托爱好者和路人的目光。

        总结片面,请摩友指正和补充。

        祝大家骑行愉快!YEAH!!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