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聊聊这个复古英伦绅士摩托车品牌。
这个欧洲摩托车品牌现在可能并不为国人所熟知,但是它的134年的历史比哈雷还要久远。它在摩托车制造业里,声望极高,逼格绝顶。
虽说凯旋是一个英国摩托车品牌,但是它的创立者却是一个德国人。
1883年,一位年仅20岁名叫齐格弗里德•贝特曼的德国小青年从家乡纽伦堡跨过英吉利海峡来到了大英帝国的考文垂郡,这时他还并没有计划做机械方面的生意,只是靠翻译外国工商目录来对付生活。
后来他慢慢发现自行车生意做起来比翻译赚钱,所以没多久他就开始专职做起了伯明翰自行车经销商。
仅仅过了两年,他就赚到了第一桶金,于是1886年贝特曼干脆把自行车厂买下来成立了凯旋自行车公司,这一年就是凯旋的元年。也是在这一年,卡尔奔驰发明了汽车。
从1888年起,凯旋就正式开始自产自销自己品牌的自行车。后来随着内燃机技术的逐渐成熟,凯旋公司看准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开始研发摩托车。
1902年,凯旋把一台比利时密涅瓦的最大马力2.2匹的发动机装在自行车上,这就是第一台凯旋摩托车(后来被称为1号)。
仅仅过了5年,1907年,看过我之前节目的朋友肯定对这个年份很熟悉,第一届曼岛TT大赛举行了。杰克•马绍尔就驾驶着凯旋摩托车TT475夺得了首届曼岛TT摩托车单缸组第二名,这年工厂也搬迁到考文垂修道院街更大的厂区。
1913年,贝特曼当选为考文垂的市长。同年,凯旋推出了品牌旗下第一款双缸发动机车型“BabyTriumph”,排量为499cc。
1915年,凯旋又研发出自己的首款四冲程发动机“Trusty'”。在一战之中,装备凯旋这台最新发动机带链条传动摩托车“Model H”,被军队采购了接近20000台。1918年,随着一战的结束,凯旋已经成为英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了,此时Trusty'发动机排量又升级到了550cc。
1922年,“Model H”进一步得到升级,开始生产有铸铁汽缸,更短的冲程,单车类型刹车和前叉,极速高达135 公里每小时,这台车还首次配备了大灯和喇叭。
1927年,经典的凯旋“modern”系列摩托车诞生了。此后十年这个系列一直是凯旋摩托车的支柱车型。
到了1937年,搭载全世界第一款直立并列双缸发动机的“Speed Twin”诞生,排量498cc,27匹马力,极速145公里每小时,凯旋开始牛逼了,此后的30多年,这台发动机就代表着凯旋。各位能看到传承了吧?
1938年,老虎系列也诞生了,发动机排量分别是249cc、349cc、497cc、498cc对应tiger70.80.90.100。
1940年11月14日,二战的战火下,凯旋的考文垂工厂遭到了德国轰炸机的袭击,炸弹炸毁了所有凯旋机车的技术文件、和设计图。1941年,凯旋在华威设立临时性办公室,并且在6月重新生产,同时在梅里登的新工厂也开始投入生产。
整个二战期间,凯旋大约生产了五万辆摩托车。
1946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埃里克·里昂骑着Tiger 100夺得了曼岛TT冠军!
凭借这次比赛中取得优异战绩带来的威名,梅里登工厂又开始恢复“Speed Twin”发动机的民用车型的生产。1951年,88岁的凯旋品牌创始人贝特曼先生离开了这个世界。同年凯旋就被250万英磅卖给美国BSA。
1953年,马龙白兰度骑着650cc的凯旋雷鸟6T出演了那部经典的机车电影教父《The Wild One》。
1959年,凯旋Bonneville系列诞生,也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T120的初代车型。初代的Bonneville毫无疑问是摩托车界的一个里程碑,世界各地不同年龄、不同类型骑手对它都有特别的喜爱。
对许多人来说,它就是摩托车本该有的样子。Bonneville的名字来源于1956年,约翰尼阿伦驾驶凯旋“魔鬼之箭”在Bonneville盐滩上创造了310公里每小时的陆地极速。
岔开一句,时至今日,现款的T120也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一台车。
1963年,又有一个大明星跟凯旋一起拍了部影响巨大的机车电影,麦昆的《大逃亡》。装配后货架的单座设计到现在任然是很多攀爬机友们的最爱。
1966年,凯旋将两台650cc发动机安装在Gyronaut X-1 streamliner的怪异机器上,又在盐湖跑到了392公里每小时的世界速度记录。
1969年,凯旋T150 Trident在曼岛夺冠,并创造当时曼岛TT速度记录。
这个时间点,熟悉我文章的朋友又知道我要说什么了,以本田为首的日系来了,此时你熟悉的所有欧美厂家集体被KO了。
这个时间点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也有一波小插曲,各位都知道我们中国的摩托车历来的自主发展就是一个极端落后的状态是吧?
很多车型都是靠仿制,当然在仿制这个领域没有国家比得过日本,但是日本民族的模仿最终目的是想通过学习将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并且更加发扬光大,但是中国呢?至少目前来看,各方面还是干不过日本。
扯远了,说回中国摩托车的仿制之路。这一年,中国军工首次仿制了一款以非德系的凯旋摩托车,这是中国第一款并列双缸摩托车,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东海750”,国内跨子迷的终极梦想之一。
1972年,被日系四大金刚组合拳打得喘不过气的BSA公司决定裁员,其梅里登工厂将员工数量从3000人裁减至1000人,各位可以再脑补一下当时日系车有多猛。
1973年,凯旋短暂推出过一款三缸车X75意图对抗日系车型,但是只生产了一年,原因你懂的。
到1975年,改装自凯旋Trident 750的Slippery Sam(滑山萨姆)连续五年赢了10个TT冠军,这也是凯旋上个世纪最后的辉煌。70年代凯旋也与时俱进,开始使用前后碟刹,后期更用上了我们现在看来很丑的铸造轮毂。这时的发动机还是双缸750cc,依然是脚启动,顶杆机。
这是我记得本田CB750four已经是顶置凸轮轴了吧?整个70年代,所向披靡的一众日系厂家真的是全方位压制全世界的所有摩托车车厂。
1983年,凯旋这个曾经摩托车世界的王者倒闭了。约翰布洛尔获得了凯旋的商标,并开始筹划新的公司组织。
1988年,约翰布洛尔决定在英国中部的雷斯特郡内欣克利购置新的生产设备。
1989年新工厂资本额达到60-120万美金,到1990年凯旋一天能量产五部重型机车,共有五十多名员工,并在当时的德国科隆车展高调发表了六款新车,其中包括非流线型的Trident750/900,旅行车Trophy900Tripe/1200Four,以及运动型车Daytona 750/1000Four。
1991年,欣克利工厂开始出厂交付新凯旋四缸Trophy 1200,并且全年一共生产了1200辆。
2000年,全新的Bonneville复活并发表,用以对抗川崎的w650,再次夺回欧洲复古车天王宝座。
2002年是凯旋品牌成立100周年的日子。不知是不是命运的捉弄,3月工厂发生大火,整个生产线都被烧毁了,全世界订单因此延后交车。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当年年底凯旋全面复工,推出了全新的Daytona 955i及新SPEED TRIPLE 955i以及最受欢迎的Bonneville T100。
2004年凯旋推出了Rocket3 Roadster,这台怪物拥有2294cc的恐怖排量,2500转就能爆发出最大扭矩,2.8秒就能破百,超越川崎成为当时世界上排量最大的量产摩托车。
爱车玩车的人不管是四轮还是两轮都喜欢蹦个零百加速或零四加速,这也是大家非常爱看的项目更能体验出一台车起步性能的关键,同样也诞生了一个词叫做三秒俱乐部,什么意思呢?
就是0-100加速成绩能做到三秒以内的车型都能加入3秒俱乐部,这是对于性能车一个绝对的象征性标志。
就在前不久,新款火箭3R官方放出一个加速视频,其零百加速成绩居然达到了2.73秒,在之前有数据的百公里加速强者是铃木隼的2.8秒,这次的火箭3R的打破了这个记录。这个记录已经差不多能和最新款式的一些超级跑车起步抗衡。
2006年,凯旋开始生产全新的675cc三缸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在全球许多运动赛事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时至今日,说起这个675这个数字,马上就能联想到凯旋。
2012年,凯旋110周年盛典在巴西举行。
2015年,当你再次看到凯旋摩托车,你会对凯旋员工的工程能力表示惊奇,他们对细节的关注和质量的追求非常高。无论是机械的紧固件还是表面的油漆工作,当你近距离查看发动机安装螺栓,你会发现他们是以艺术品的等级在造摩托车。
2017年,凯旋重返赛场,凭借765cc Triple发动机签约MOTO2赛事,成为2019-2022赛季MOTO2独家引擎供应商。
2019年7月8号,这个英国百年经典摩托车品牌正式官宣了进入中国市场,并发布了首批引进车型及售价。首批四家授权经销商大贸店也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隆重开业!
凯旋,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定制。更加大胆的设计和更加贴合顾客需求的改装,将会是两轮摩托车发展的方向。要论当今世界上最纯正的复古摩托车品牌,凯旋绝对是No.1。
是不是很美?文章最后放几张福利美图供各位欣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