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阳CT250换到无极SR4max的骑行感受分析

更新于2022-07-01

旧车光阳CT250,2019款,3年2.1万公里。买无极时旧车当然置换,所以买了之后,就只能骑这个车了,上班代步加周末休闲,想想今后下雨弄脏车,心疼10秒。现在已经骑了50公里了,因为作

两车骑行感受比较,所以不宜骑太久,不然会忘掉旧车的骑行感受,以下描述的光阳也是指CT250,主要给现在在骑CT250想换这款车,又没见实车试驾的摩友一个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动力方面:起步时,油门和速度很线性,有种挡车挂2-3档时那种感觉,不像CT250的那种,一把油门拧下去,速度要慢慢才会上来,低速骑行时很不友好,老是处于高转速(5千)状态,这种感觉是买车之后没得几百公里就有的,但无极这款相对好很多。高速动力还没试过,最高才60多,动力基本达到期望值。

2.坐垫:说CT250是沙发一点不过分,当坐到无极车上,感觉坐垫真硬,坐久了会不会软点不知,单反正新车状态,骑久了屁股痛。170的净身高,腰靠发挥作用了,有一定支撑感,但由于坐垫硬,支撑性稍好于光阳的。离地高度高于光阳,光阳基本全脚掌着地,这个只能叫尖再多一点,鉴于光阳也重,所以车身掌控这块,没难度,平稳过渡。坐垫未达到预期。

3.避震效果:CT250后轮是铁棍,但前减要软一点,无极前后减震都要比光阳好点,前刹刹车效果比较好,不像光阳单捏前刹制动效果很差,这个与减震关系很大,自己配重比。大坑过滤比光阳好,光阳后减震回弹力太大了,过一个坑,硬是要往上弹一下,无极的回弹就没那么过分,不至于那么颠。水泥路,平整度不如油路,无极表现就差很多了,速度快一点的时候,手把抖动,脚踏板处振动非常明显,这还是正常2.3-2.5的胎压,就给人感觉,整个车身都在上下抖动,体验感不如光阳,给人的安稳性差很多。但是这种级别的踏板,不要幻想减震有多舒适,仅仅是不特别颠而已,仅此而已,减震效果未达到预期。

4.操控:就像犀牛说的,车子很整,光阳那个压力轴承几千公里就有问题了,骑这个,骑行感受和光阳不一样,感觉重心高点,刚过渡过来的几公里不习惯,现在觉得这种操控感觉很好,达到预期值。

5.电控:镜像投屏和投屏导航不能用,小米mix4,不知后面会不会出新版本兼容更多机型。无钥匙启动很方便,启动时,转向灯和大灯都会自检,逼格挺高,关闭时,行车灯延时关闭,体验感很高。但是,钥匙,最好弄个包或者钥匙链收纳,直接放在裤兜里,容易在躺着时,不知不觉滑出来。按钮开坐桶和储物盒安逸,下电状态下,也可以直接开启坐桶,这点设计非常好,有时候不一定是先放头盔再下电,不错。仪表按钮,猛不猛多设计一个返回键,每次返回长按几秒,效率低。 6.照明效果:示宽灯,不是很亮,远没得光阳的亮,毕竟通电就会亮,没毛病。近光灯,和CT250差不多稍微比光阳亮度低点,铺路效果差不多(ct的出厂要自行把高度调好点)。远光灯,效果很好,比光阳好太多了,但夜晚跑山够不够用,还没试。灯光方面,远光超出预期。

7.刹车效果:低速使用后刹不如CT250,联动刹车,可以说指哪儿打哪儿,而且角度四段可调,无极无法调,后期需要更换可调的,为什么,后刹abs,介入过早,速度太快了,单捏后刹,会给你一种前段刹车效果好,但abs启动后,就刹不住了,往前窜。这时候就要同时使用前刹,问题来了,刹车拉杆开度太大,手不够大,不能第一时间捏,就必须买一对可调拉杆,降低拉杆的开度。前刹abs还没试,无法评判,前刹效果比光阳的好太多了。后刹效果不如预期,前刹达到预期。

8其他方面:后视镜比光阳的宽,刚开始按照光阳的骑行习惯,预留的空间可能会不够。刹车异响还没发现,希望没有了。排气声音有点像,摩的大叔摩托车的声音,不难听。起步低速状态就像挡车的链条没润滑的感觉。减速至20左右,再加速,有点像挡车拖档的感觉,发动机的声音就是“蹬蹬蹬”的声音,勉强能接受。油箱处的地台太宽了,带1.1米左右小孩,不太方便,无法坐后面,前面的话,腿会叉很开,后续计划制作一个坐垫。发动机运行质感一般,不如光阳的。新车胎压太高了,一定要要把气放到标准值,这个仪表胎压天花板可能是3.5,后轮放气时,测胎压4.5,我的个牛呀。

总结:喜欢配置高,无钥匙启动,TFT屏,行车记录仪、大风档,对骑行品质要求不高,不经常骑行水泥路,那么可以选无极。 追求坐垫软点,发动机运行品质好点,对仪表等配置追求不高,最好还是光阳吧,毕竟几十年的造成,是无极不能比的。 购车后初步结论:整体骑行感受要优于CT250,减震颠簸度低些,动力好些。有得有失,喜欢他的配置和宝马属性,就要去接受他的粗糙感。 后续跑个上千公里,再发问题缺点。完毕,敬礼。附上灯光对比图,可供参考,图片上不分伯仲的感觉。

本文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