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测评做得很多,但是一般情况我不是很喜欢直接做车型对比。
但私信总有朋友问我几个车怎么选,想来也是,由于车型定位不同,很多车我觉得都没有任何可比性。
比如,我连续发布了赛科龙RT3S、升仕350D以及光阳S250的测评,就有不少朋友私信我问比如“RT3S和光阳S250怎么选”这类问题。
其实我基本都可以一句话说清楚,但是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特别不喜欢一句话解答~干脆这样,后期我会对留言选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车型对比,从理性的角度为大家选车给出些我自己的拙见。
但是,选车我个人认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非理性的问题。
特别是摩托车,这个东西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一个非理性的东西,而且和汽车一样,很多车友根本没有机会像我这样能够把目标车型拿来先骑一段时间,最多也就是在场地周围绕一圈。
说实话,那有个P用,但这就是现实。
赶紧开始。第一个问题:“赛科龙RT2和豪爵UHR怎么选?”
两个车我都做过超详细测评的,非常细节的点各位都可以翻阅我以往文章。
定位
首先还是从定位比较。
赛科龙RT2虽然官方宣传运动,但是这台车实际上就是“一台披着运动外衣,骨子里纯偏舒适的车”。也就是唯一运动的元素,也只是这个类机甲造型的外观了。
豪爵UHR也是我自己的车,也挺偏舒适的。
请注意,运动并不只是马力大动力强,操控性、车架、悬架特性、制动表现综合起来才是衡量一台车是否运动的重要前提。
所以,如果各位想选车,请问自己到底是喜欢一台外观现代但纯偏舒适的250,还是一台外观偏成熟稳重,骨子里运动和舒适兼备的150?
你主要的使用场景在哪里?你平时是单人出行多还是双人出行的情况多?你的城市对于摩托车排量限制管理何如?
静态表现
整体外观
车辆甄选我就不像我的单车测评那么细了,我就直接说两车对比。
两台车其实摆在一起体量感真心是差不多。
我的UHR买的是尾箱版,我自己还换装了加高62cm的大风挡,这体量感一下就起来了。
而RT2、S250、RKS150这些车由于都是现在流行的机甲造型,整体就显得“瘦是瘦,有肌肉”这样。
并且由于座椅前端收窄做得不错,我(身高172cm,体重70kg)骑上去甚至感觉落脚比UHR还要轻松。
落脚情况欢迎各位参考。
个人意见:RT2落脚是强于UHR的。
储物空间
由于车身尺寸所限,豪爵UHR马桶的绝对尺寸本身就小于赛科龙RT2。
两车整体尺寸对比:UHR(1950*755*1120),RT2(2085*785*1280)
同时,UHR由于采用了高位进气,后面一组进气口就在座桶里面,侵占了部分座桶空间。
RT2的座桶表现真的让我非常意外。
当时我拿了个XXXL的TANK的全盔做实验,没想到可以轻松放下并且合上坐垫。
所以这里就有取舍了:RT2能够放下更大的头盔,但是放下以后基本就放不下更多随身东西了;UHR只能够放M码半盔和很小一部分较扁的小号全盔,但是放下之后能放更多随身物品。
如果长期单人出行,RT2是可以不加装尾箱的,不加装尾箱的踏板更漂亮这个没得说;如果像我一样长期有带人需求,UHR座桶可以放我家人的头盔护具以及两件折叠雨衣,原厂尾箱可以再放下我的头盔和护具,同时UHR原厂尾箱也不算特别丑。
个人意见:RT2储物空间更适合单人使用。
坐姿
座椅方面,UHR座椅属于有一定支撑性但是填充物比较柔软的,但是RT2是软得发泡的类型,所以要纯论柔软度和陷入感来说,居然宣称运动的RT2要更舒适一些。
手把方面,显然RT2的手把无论高度和宽度都更加正常。UHR的手把有些过低了,长时间骑行肩膀可能会略酸。
由于我是多年的PCX150车主,UHR的手把位置跟它又完全相同,所以我早已习惯了这种坐姿。
但是客观来说,RT2的坐姿也许更适合大多数人。
个人意见:驾驶坐姿这一点更加因人而异,不同的人,不同的习惯,得出的结论天差地别。试驾的意义就在于此。
刚刚我还看到一条留言,有朋友问我S250和三阳九妹怎么选,我就回答的:“现场您只要一坐,都不用发动,就知道区别了。”
风阻保护
原厂RT2居然有一个可以手动调节的大风挡。
这副上下调节幅度能到7厘米的风挡,在风挡调到最高位置时,以我的身高,稍微弯一点腰,以一个比较舒坦的姿势骑行,风竟然没有直接吹过我的头盔两侧,风噪明显就没那么大。
同时,这个风挡的调节结构明显是经过设计的,右侧旋钮在松开后,需要将拉扣拉出来风挡才能进行调节,实测风挡的共振确实能得到一定的抑制。
说实话,如果用舒适性配置的要求去看这块风挡,绝对它是在平均水平以上的。
而原厂UHR的风挡仅有一个装饰作用,这是150小踏板的惯例。
我自己的UHR是加装了天某仕带导航杆可升降7cm,总高度62cm的大风挡,升级后风阻保护更RT2基本持平。
不过,升级后我的UHR多了一个导航杆,上面可以外挂HFK外机、防震手机支架等物件。
下半身的风阻保护半斤八两,没什么特别好说的,这个尺寸的车下半身一切多余的风阻保护都属于馈赠。
个人意见:原厂状态下,RT2风阻保护远超UHR。
动态表现
总调性
单论动力性:排量大就是大爷。RT2这一点毋庸置疑。
很明显,RT2这台车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号的RT3,是一台绝对的偏重舒适取向的车。
何为运动性?
那当然是能把动力、操控、车架是否很整、悬架支撑是否到位,回弹是否有过多余震、刹车一致性出色且制动性能出色等等一系列特点综合起来,能够达到相当完美的平衡。
所以张口就说动力更强,那运动性更好,那么GPR150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不说150了,市面上那么多250甚至300、400,有几台车运动性敢说能真正超过它的?
动力方面我就不比了吧?246.8cc肯定比149cc要强多了,大了65%。183公斤的整备质量比140公斤的整备质量大了31%。
这么简单来看,绝对动力感受RT2肯定是要比UHR强得多的。RT2的前段加速能力不错,时速80之前还是比较情况的,这一点跟UHR是很相近的。
续航里程的话,RT2油箱是12.6升,之前根据我的测试,在没有刻意以省油的方式去开,百公里油耗约为3.2升/百公里,跟表显3.1升区别不大,那么400公里的续航是可行的。
UHR油箱是8升,根据我这一千多公里的行驶里程看,实际油耗约为2.2升/百公里,但表显1.8升,欢乐指数较大,平均续航里程大约在320公里左右。
极速方面。RT2的这台大林发动机是老熟人了,就是一个250发动机中规中矩的表现,实际GPS时速在120公里上下;UHR我最快跑到表显109公里,不过这类150小踏板跑这么快我觉得我纯粹是为了看极速,实际情况谁跑这么快,有病吗?
悬架对比
这是最大的区别所在。
赛科龙RT2由于发动机吊架是在上方,且后悬架是异常的软,所以任何时候转动油门,车子后座都会或多或少向上拱起。
你非要说这是什么大问题那肯定不是,这真的是异常舒适。
后减震软,前减震也是同样的软。
所以拿来跑跑大弯可能还行,但是只要到了小弯,甚至做绕桩,支撑性就一般了。
出乎意料的,UHR的悬架表现比RT2要强一些。
我有一个UHR全国群,我在群里看到过不少车友说UHR的后减震硬。
我只说我的意见。我认为说硬的,确实只能算是骑过车太少的普通车友。普通车友要的是什么?那当然是舒适,汽车、摩托车都一样。
太多的人对于一台车,都是嘴巴上说想运动,结果后期又加高车把,又换软座椅,又换装加高加宽风挡,这一切的一切实质上还是希望自己的车更加舒适。
殊不知,如果骑过足够多的车,你会发现UHR的减震是相当具有高级感的。
什么车硬?欢迎去深度体验下原厂的PCX150、Nmax155等等车型,那才叫真的死硬。
UHR的前后减震支撑性只能说比较强,路面一般的轻微颠簸吸收的非常好,但是悬架回弹也不会有特别多的颤动,在激烈运动,特别是场地和小弯居多的路况下,UHR弯中支撑性非常到位,弯中也不会有特别多的细碎震动,同时倾角也不输RT2(当然,倾角都一般,RT2更小一点)。
所以悬架这一点,个人意见:UHR在支撑性上胜于RT2,但绝大多数车友可能会更喜欢RT2的感受。
制动表现
RT2的前后制动都属于一个比较线性的制动,制动行程都比较长。也就是说,想到获得一个足够的制动力,就只有使劲捏刹车。
但UHR的制动表现就不是这样。
UHR的前后制动手感比较相近,制动行程都较短,施加在刹车拉杆的力也不用太大,两指都可以完成,刹车前段就有不错的制动力了。
两车的轮胎对比,RT2是正新SC-01,UHR是正新SC-02。都非常出色,一定要对比肯定RT2的SC-01要更好一些。
对比总结
抛开外观不说,这个东西各有喜好。(当然我知道外观是绝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选择摩托车的第一要诀)
内在产品力的话:
如果是单人出行频次较多,想要纯舒适性,同时直线动力、极速、续航里程还有要求,RT2无疑是这个价位的第一选择。
关键,今年赛科龙的产品全部都有点降维打击的意思,这个价格真正能形成竞争的貌似就只有那个比较老的光阳CT250了,很早以前我就测评过CT250,回头我再出个RT2 vs CT250的对比,欢迎各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