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骑车经历,自己留个纪念,也希望能帮到摩友一些。

更新于2022-08-23

闲睱无事,写点自己从第一次骑车至今的经历,主要为留个纪念,篇幅比较长,后面的事情写得也比较详细。虽然汽车有接近10年,20万公里的驾龄,摩托车方面算是渡过小白期的新手吧。欢迎摩友们互相交流。

回想起骑车经历,我是07年初买的第一辆摩托车,挂牌的同时在车管所报名学的证,家里也有摩托三轮,直接报的D本,摩托都不会骑呢,那时候50元钱,两盒烟轻松拿的证。

那时的我20左右岁吧,当时也没发达网络,也没处查车的配置,一个堂弟买了辆钱江的125,家里也给我买了一辆,记得是5000元左右,拿现在的车辆定位来看,就是一辆工具车。当时也不懂的机械方面的知识,厂家宣传跟别的车放干机油比赛,5000公里换机油,使用专用的黑机油,在厂家的忽悠下,后来我的车由于缺机油导致的机油尺都变形了,发动机肯定也被磨损了不少。那时候的钱江厂家真的坑人,车小毛病也多,最烦人的是经常打不起火来,特别是冬天,蹬启动杆十几分钟,才能碰巧一次打起火来。乡村里比较多的车是豪爵的银豹,有些比我买车早的,人家的车也没那么多毛病。那时摩托车骑的够够的了,13年初的时候,买了汽车后,摩托车800元卖掉了。

当时骑行技术也是自己摸索。听身边老司机介绍,喜欢捏离合滑行,在冬天下雪后的路上,没少挨摔,当时是除了自行车的惟一交通工具,挨摔也得骑啊。后来才知道是要降档靠发动机制动的,再走湿滑路面,就好了很多。那里也不知道正确的骑行姿式和操作方法,就是一些野路子,养成了很多坏习惯。但是换了汽车以后,从开车开始就主动去避免了一些坏习惯的养成,比如当年同事们都喜欢的空档滑行,对于电喷车来说,空档滑行还不如带档滑行省油,这种即不安全又不省油的操作,从一开始直接拒绝。

后来媳妇学出了证,家里只有一辆车,我又工作地点不固定,经常在临市临县工作,基本不会超100公里,做客车也不方便,有了想入手摩托车的打算。从20年的9月份开始,在网上看一些摩托车,家里人还是比较抵触的,认为摩托车危险系数高。那时候,一边看车,一边跟家里人做思想工作。花钱太多,是通过不了的,也就开始看二手车。在短视频平台也看一些摩托车方面的知识,和一些驾驶方面的知识。看的多了,了解的多了,自然也就越迫切的想拥有一辆摩托车了。

从看到买,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我慢慢道来。看车主要是闲鱼,附近的里找,问过几个,但没真正相中的。去车行也看了,价格都超出了预算,5000元左右的二手,真没像样的。后来了解到ABS这个配置,在汽车上是普及的,但低端的摩托车上带这个配置的还真不多。想起自己以前冬天骑摩托挨摔的事,要是有ABS,可能就不会摔了,决定必须买一辆带ABS的车。不带ABS的汽车轮胎抱死后,打方向盘只是车不会转向,但摩托车轮胎抱死基本就要摔车了。车型定位于街车,排量150cc,电喷,带ABS,通过筛选,最终确定春风的150NK。后来又研究这款车型,从15款到19款,只有17、18年13800元的一款带ABS,特点呢就是,前后轮都带ABS感应盘的,后减震附近有ABS泵,只有珊瑚蓝一个颜色,15款的前轮带感应盘是测车速的,是不带ABS的。20年的12月份,工作地点来到了济南的商河县,比在滨州车源要多了不少,加快了买车进程。在闲鱼上联系了几家后,最终确定住了两家,跟同事开车去80公里的济南市里看车。想想当时胆子也是挺大的,两个外行去看车。先是去了一家车行,公里数比发布的信息多一千多公里,车也是过了两次户,心里就发虚了,试了下车,感觉车把附近有明显的异响,老板说是油箱钥匙盖响,车绝对没问题。我也是多年没骑过车,试不出问题来,给我的感觉就是不踏实。出了车行后,联系备选的个人卖家,是一个女大学生,在学校附近的小区里看的车,她是换了250SR后出150NK的,这辆150NK是她四五个月之前买的同学的,买来后骑了不到一千公里后,买了250SR后,就闲置了,18年的车,跑了不到9000公里。美女多了也不介绍,就是让我自己看车况,由于长时间没骑,当时还打不起火来,美女也不会弄,打售后电话。这个我知道是车长时间不骑,年数也长了,电瓶亏电了,能通过推车的方法启动起来,就和她说帮她推着,她就听着我的指挥,挂2档,捏离合,我和同事帮她推,松离合就着车了。美女叫我试试车,我也就在小区里跑了一圈,骑着倒是没啥感觉,说实在的有毛病也试不出来。最后谈了一下价格,给便宜了100元,6600元,过户开票啥的费用算我的,所有的配件给我带上。

回去后,觉得还是美女大学生的这辆车靠谱一点,价格也便宜,就开始商量过户的事了,花了100元开发票后,就是在APP上约时间办理业务了。在这期间在淘宝上开始选装备,找了一家卖坦克品牌的店,买全盔100左右,护具100左右,质量是真垃圾啊,怀疑这家店卖的假货。在这给新手摩友们建议,不要买那些垃圾的装备,买着便宜,实际浪费钱,用不了多久就会换。我也是在装备用了一个多月后就换了,头盔换了LS2的380元的那款,护具换的赛羽的,护膝和手套300元。由于卖家交易过车辆,流程还算熟悉,提档很顺利。办完手续,然后给我带上了一套灰色的壳和蓝、黑两套护杠。当天同事开车,我骑车80公里回去的,一路跑80km/h,感觉骑着还可以。

灰色壳子和黑色护杠,买来后没用过,闲鱼上200元卖掉了

落户时的样子

回到上班的地方后,在闲睱的时候,就检查车子,链条一点油也没有,也松松的,借来扳手对链条、后视镜、离合间隙都进行了调整。等到春节放假,骑车回家,办理了落户,上牌。过年期间,有朋友试车,也不好意思拒绝,在掉头的时候,给摔车了,幸好在村里的路上,车速很慢,人也没事,摔了一身土。提醒大家在借车方面真的要谨慎,摔了车伤了人都不好,摩托车的容错率比汽车要低的多,尤其是在转弯的时候,操作失误很容易摔车。

平时没事的时候,对车辆就进行检查,外壳有些地方的螺丝掉了,卡扣也断了,估计是前车主两套壳子拆的时候拆坏的,我对断裂的地方用哥俩好粘接,缺螺丝的地方补上,骑行的噪音也小了不少。发现右前减震渗油,网上查了一下,要换油封,下面维修点修不了,年后去了市里专卖店,进行了维修,正好也快到一万公里了,进行了保养,前刹车片也快磨没了,进行了更换。换油封80元,机油机滤保养80元,刹车片五六十元吧,忘记了,反正这车维修保养挺便宜的。维修师傅说,车的后刹车片挺厚的,应该是换过,驾驶暴力一些的话,一万公里差不多要换,调没调过表也看不出来,车况是没问题的。

再后来,淘了套后尾架和尾箱,共150元,万里豪的,刚好放下头盔和护膝,经常跑长途,需要带东西,尾箱是必须要装的。前后挡泥板也加装了。闲鱼淘了套旧的护壳,换了带原厂版花的,感觉还是原厂的好看一些。后来又换了电瓶,车有低电压保护,电瓶不行了后,啪嗒啪嗒的继电器光响,启动电机直接不拉,有时出门好好的,半路熄火就打不起来了,过段时间又会能打着火,换了电瓶后就再没出过这种情况。链条换了征和的油封链条,原厂链条太容易松了,基本二三百公里就会松,换油封链后,调整的次数就少很多了。大灯换了飞利浦的LED,25W的,有时走夜路,原厂卤素灯太暗了,到了没路灯的国道上LED的也没好到哪去,比卤素的是强了不少。原厂车把老化了,掉黑渣,加了热缩把套。其他的就没改装了,很多不实用的东西,和自己用不到的东西,加多了反而有负面的影响。在我精心的调教下,都比刚买的时候好骑了,润滑到位也顺畅了。

换壳子后的样子,又动手拆了一遍,装好的就再也没动过了,直到卖车。

再谈一下这辆车的油耗、性能、保养以及一些感受。10L的油箱,加满基本在8-9L,油表报警灯在一半油的时候就会亮,骑一段时间会熄灭,我一般会加完油后小计里程清零,里程差不多了,会打开油箱盖,用手机手电筒照着看一下油多少,到骑到报警灯闪烁后,还能跑个50公里,一般续航350公里,加92#的汽油,一直中石化和中石油加,我跑的国道多,路况也好,百公里2.2-2.5L,跑六七十比跑八十以上要省油。性能参数就不说了,起步的话0-60还可以,70往上提速就慢了,最快跑到表显110,GPS的话也就106吧,100以上提速就很慢了,好几秒才能涨上1km/h。刹车感觉不够强,有几次急刹,感觉后轮触发了ABS,还有着轻微的摆尾,不过都没有失控。保养都是网上买机油,自己动手换,这车保养确实比较便宜的,原厂机油一桶60元,虑芯10元,说明书上是5000公里换机油,商家建议2000公里换,我考虑买的半合成机油,就5000公里换两次,虑芯隔一次一换。操控说一下个人感受,主要通勤用,有一次对弯道估算不足,弯比较急,进弯速度有些快,感觉会摔车了,朝着出弯的方向很劲的往下压吧,结果轻松过去了,感觉远没到车的极限,毕竟运动型定位的车,还是有一定的操控的。再说一些感受,二手车也很好的,锻炼了不少动手能力,了解了不少机械方面的知识,摸索到了一些车辆使用的技巧,针对车辆的一些应对方法。这辆车我骑了一年半,七千多公里,除了日常的调整,保养,路上没出过出题。对于一辆车,熟悉了后,自然的会摸索出一些规律,车无完车,车子的一些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新旧同框

下面说一下为什么换车,主要原因就是心血来潮吧,有了换车的想法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接着就是找换车的理由。150NK在各方面确实能满足我的需求,骑了一年半从没出过问题,但在几个方面想追求更好的。一是骑行震动上,我骑车基本跑国道,跟上车流速度,在80以上,150的单缸车震动还是不小的,夏天手套薄一些,90公里接近一个半多小时的骑行,震的手发麻,虽说不是不能忍受,但确实不舒服。二是速度到80以上,提速要慢不少,超大车的时候会有些吃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新车的上市,刷视频经常刷到一些车的评测,RC401、450SR等,觉得更150不香了。买车还是主要还是经济、实用,成本低,450SR确实挺好,那时候还是在网定购,买车贵点倒问题不大,关键考虑后期用车成本,官方报的好像是百公里4.6L的油,直接放弃了。最后锁定在了250排量,保险和税都便宜,油耗也不高。250cc的车很多,但选双缸的,就有数的几款了,也就很容易确定了。比较了一下,仿赛车型确实更漂亮一些,但考虑到要带行李,加个尾箱多难看啊;对太子巡行车也不感兴趣,没有运动气息,适合年龄大的骑;很容易的关注到了豪爵的DR250这款车,对这款车深入一了解,配置确实同级别最高,而且正清仓处理,问了一下当地经销商,2W整。跟老婆一说,这次老婆爽快答应了。休班回家的时候,直接地当地店时秒提了。详细情况,以后单独说吧。接下来说说卖车的事。

新车7月10日提的,老车挂闲鱼卖吧,看了下上面的价格,确定了心里价位5500元,挂6000元卖,也不着急两个月卖掉就行。多数是商家问价,也给我出了价格,出4000、4500、5000的都有,估计看了车后,过了两次户的,也给不了我5000,我也不急,慢慢先卖卖试试。也有个人出价的,出的还不如车商高呢,我也知道卖一个比车商收车高,比车商卖便宜的价格,是合理的价格。有一星期左右吧,有买家联系我,离我上班的地方很近,当天就过来看车了,来的是两个20多岁的小伙子,也都不懂车,也是跟我买车的时候一样,我让他骑着试了一圈,跟他说了些车辆的情况,价格直接报的最低5500。咱也是有一说一,外观差了点,车况确实没问题。他也是真心想要,当时就定住要了,第二天让我联系过户的事。打电话问了车管所,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不需要提档了,在APP上走个流程,买家去落户就行了。给了他车辆信息,他找人开了发票。第三天,发票开出来的,我给了他车辆和车主的信息,下午就去了当地车管所。下午我们两个人起去的车管所,我前一天让他带工具的,他也没带,我们借工具,拆尾箱,拆护杠,拆车牌,我动手他跑业务,忙活了好大一阵。小伙子运气不错,选的车牌号挺顺的,上新牌子,完成。忙完后,小伙子给我转账5500元。这个地方说一句,我看得出来,小伙子人很实在,不是那种不靠谱的人,也是真心想买车的,我也没要押金,这个交易过程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只是选择了相信他。开了发票,APP上提交申请,能不能取消,我还真不清楚,理论上车应该算买家的了吧,买家骑着去车管所挂牌就行了,都不需要卖家去了。再就是我们去车管所办完手续,上了新牌后,卖家再砍价怎么办,也是不得不考虑的。我的这次交易倒是很顺利,但其中的漏洞也值得以后注意,免得上当。

再来一张两个铁伙伴的合影

送走了老伙伴,心里很有一种不舍的感觉,毕竟投入了不少心血,值庆幸的是找到了一位好下家。写了这么多,新车的故事,之后再慢慢写吧。本人新手一枚,技术有限,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广大摩友提正,也希望有些地方能帮到一些摩友。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