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争议了30多年的禁摩令,摩托车或将迎来转机

更新于2022-09-14

在当时那个时代,摩托车的受欢迎程度完全不亚于如今的共享自行车。但为何这样一个如此受大众欢迎的交通工具会遭到大面积封杀呢?原因有以下几种。 首先就是事故的发生率太高。不同于如今的汽车行业,汽车在上路前驾驶者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的,需要拿到驾驶证。在考证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了解到相关的交通规则和法律知识,有着非常强硬的管理方式。 像我们生活中类似于酒驾、闯红灯等等驾驶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日后是否还能继续使用汽车这一交通工具。而摩托车而不一样,由于当时的社会发展还不算特别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

很多家庭根本买不起小汽车,为了方便快捷只能选择购买摩托车,再加上其简单好上手、形象上也比较炫酷,一时间便风靡全国。几乎是只要家里有钱就可以直接购买、骑行上路,不需要任何相关的证件和驾驶证。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摩托车行业的纪律更是越来越差,闯红灯、肆意穿插马路等等行为都屡见不鲜。这样的不合理行为也给当时的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光是在武汉地区2012~2014年两年时间里,由于摩托车驾驶者的违规操作带来的交通事故高达1315起,伤亡人数高达上千人。 不仅如此,摩托车尾气的排放对于当地环境而言更是极大的挑战。根据相关检测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摩托车的废气检测标准是小面包车的8倍。换句话说,1辆摩托车的尾气污染相当于8辆小面包车的总量。

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最后还是决定禁止摩托车的使用,这样不管是对环境还是对交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购买汽车的居民越来越多,城市的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虽说交通事故得到了相当大的缓解,但是堵车、追尾等事件的发生率也不比当年摩托车盛行的时候低。

在城市中经常发生的堵车事件也逐渐让不少人感受到由于汽车数量过多带来的巨大问题。根据欧洲摩托车协会的一项研究数据表示,由于摩托车占比面积小、方便快捷,因此增加10%的摩托车使用量将会减少40%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再加上随着汽车的盛行,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再次被大众所提起,究竟是如今数量众多的汽车排放的尾气多还是当时的摩托车呢?结合生活实际后,近年有关解禁摩托车的消息也层出不穷。 综上几点考虑,大众对于解禁摩托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呼声更是越来越高。但我想解禁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实行。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强驾驶者对交通法规的普及,还需要对摩托车的实际年龄进行判断,对于那些已经存在安全隐患的还需要进行处理。 虽说有关摩托车解禁的争议已经存在了30多年,即使目前已经有很多大众提议可以放开“禁摩令”,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其中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在大街上看到摩托车的使用。大家对此有什么观点或看法吗?

本文由用户自行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