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辆踏板,保养改装都是自己一手操办,这第二辆踏板没道理让门店的糙汉子们嚯嚯了我的车。
提车后,低速区间龙头震动感明显,65-75区间车身高频共振感明显。跟手里握着电动牙刷似的。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的驾驶体验,自然不会对它屈服。上一辆踏板这方面的经验挪用到150gt上来也有效,都是踏板嘛。
着手点,三处:
1,点火电弧更强且位置集中的火花塞。
2,车身不同部位进行止震板粘贴,尽力是零件共振区间错开。
3,使用高标号汽油,让爆震尽可能弱一些。
除了第3点需要持续性投入外,1,2两点都是一次性投入,且投入资金并不大。
所以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采购,施工,验证。
火花塞的位置在车身左侧。
撕掉踏板皮以后,露出一颗固定塑料饰板的螺丝,扭掉他,并用力揭开塑料饰板。
露出的这个位置,就是我们更换火花塞的操作窗口
拔掉橡胶帽,就露出火花塞的容颜。16mm内六角套筒适用。
这家伙需要一把大飞,一根加长的延长杆,一个加长的16mm套筒,就能把它逆时针扭出来。
新准备服役的NKG CPR8EAIX-9。如果不是原配的CPR8EA-9是颗突出绝缘体的塞子,绝对不会买这个突出型铱金塞子,小日子的东西我一向是比较排斥的。
可惜火炬的对应塞子B7RIU是平头型绝缘体,不然肯定上火炬。
手拧不动后,用加长套筒,加长延长杆,大飞配合在拧半圈即可。
这里吐槽下车身外壳用料,这个塑料饰板没拆的时候,咬合挺紧的,但在拆过后再装回去,你会发现板子和车身其他壳子间已经出现矿量了。
此帖内容加上车身减震处理(另开帖)后最后说结果:
经过一天内近200公里跑山路试,原共振最明显的速度区间从65-75缩小到66-70,共振强度减弱了20-30%,从震的麻手到还能承受。
此帖内容,对于体感不敏感人群不适用,对于轮子能转就行人群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