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路上与她的邂逅,是上天安排的缘份?还是她早有预谋的偶遇

更新于2022-11-16

我叫陈,一个摩旅爱好者。

现在要说的是摩旅西藏路上发生的一个故事。

提到318国道,喜欢旅行的同志都会有所耳闻。

作为中国著名的景观大道,每年的7、8月,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藏区道路上积雪慢慢融化,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或自驾、或骑行、或跟团游,都以自己喜欢的旅行方式,满满当当地塞进了318国道。

那一年,我也不例外,收拾好行囊,跟亲朋好友道别后,凭着无产阶级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向西出发。

一路狂奔,到达四川的雅安,沿着318一路朝着拉萨骑行。

原计划是到达拉萨后,继续往纳木错,参观一下圣像天门就回程。

一路上遇到摩友无数,同志们伸出大拇指相互打着招呼,并结伴同行。

每到一地停下来休息时,都是热烈地相互嘘寒问暖,这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摩友大家庭的温馨氛围。

在车友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女骑士成为同志们围观的对象。而在这几天遇到的女骑中,只有一个是那么的清新亮眼、超凡脱俗。

就像读书的时候,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女神一个道理。

她骑着一辆奔达300复古摩托车,后座绑着一个萝卜防水包,包上还挂着一双白色的波鞋,只是波鞋已略染风尘开始泛黄。

穿着一身黑白色为主调的骑行服,每到一处休息时,摘下头上那顶agv头盔,就会露出她那张漂亮的脸蛋。

鹅蛋脸、柳叶弯眉,一双杏眼看谁感觉都来电似的。

而且身材异常出众,1米75的身高,就连厚重的骑行服也隐藏不住她那曼妙的身姿。

这时候,男骑士们就像苍蝇嗅到了臭鸡蛋一样,一拥而上,围了个水泄不通。

因为大家在这几日的交谈中得知,她是一个人出来骑行的…

我原本就不喜欢凑热闹,所以一直就没挤过去。

一边自顾自地补充着水分,一边拍拍照片和视频。并自嘲式地安慰着一位骑125的同志:我等三级残废之人就不要妄想吃到天鹅肉了。

“不试试怎么知道,做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125那位同志说完,便一起挤了过去,只留下我在原地抽风……

说好的河深海深比不了革命阶级的友谊深的誓言呢?

那次之后,心灵被深深的刺伤了,革命友谊的小船有点进了水。

所以也没跟大部队一起出发,任由他们在前面飞驰,我还是按着自己的速度骑行。

期间也碰到三三两两的摩友,但路上跑着跑着也就散开了。

后面几天都是平淡无奇,其实心里还是很期望再次遇见那位奔达美女,无奈狼多肉少的,自己也没那本事,想想就行。

但...有时候,老天爷就特别眷顾那些与众不同的人。

第四天,行程来到了芒康附近。

我还沉浸在旅途带来的惬意中,路况的变化却有点让人出乎意料,平整的柏油路就像被锋利的刀刃切断了一样,立刻切换成了泥沙路面。

由于7、8月是藏区的雨季,雨水冲刷下318很多路段出现了塌方的情况,部队疏通过后路面还有大量的泥浆。

加上连日降雨,泥沙淤积,路面变得非常湿滑。

摩托车骑行在这种环境下变得非常惊险,稍有不慎就会摔车。

就这样小心翼翼的行进了几公里。

远处,一辆摔在路旁的摩托车渐渐映入眼帘,那位身材高挑的骑士正在泥地里挣扎,努力地想把车子扶起来。

这不就是那位奔达美女吗!

“怎么了?”

“防水包的绑带缠到大飞上了,后轮抱死就滑了一下。”

“人没事吧?”

“没事,壮实着呢。”

也是,175左右的大长腿骑个600座高的奔达,再怎么摔也不会伤着自己。

连忙停好车,两人一头一尾、面部狰狞着把奔达扶了起来。

泥地里确实不好发力,加上海拔较高,两人靠在路边喘着粗气等待回血。

“看你身材应该是练体育的吧,怎么那么轻的车都扶不起来啊。”我调侃道。

“你才练体育的,你全家都是运动圆!肥圆肥圆的!”她白了一眼,似乎真的生气了。“我是练舞蹈的!”

“怎么就你一个人啊?前几天的大部队呢?”我忙忙转移话题。

“都跑散了,目的地不一样很难凑到一起的。”

“你呢?怎么跑?”她问到。

“先到拉萨,然后往纳木错走,看看能不能挤点时间到圣象天门吧。”

“要不要一起?”我发出了最诚挚的邀请。

“先到拉萨再说吧,”她叹着气说。“我也不知道能去哪。”

简短的交谈,算是我们第一次的正式见面吧。

帮她清理了大飞上的绑带,看看车子也没什么问题,就一前一后继续出发。

她骑车技术很好,在塌方的泥沙路段尚且还能跟上她。

到了柏油路面,她身下的奔达就像脱缰野马,用一种我从没见过的姿势压弯,一路狂奔,三两下就消失在弯道里。

还没从邂逅的愉悦中回过神,这就结束了?

握不住的沙呀……

再一次遇见她,是在通麦大桥。

通麦大桥实行交通管制,所有的车都要等候通行。摩托车可以开到最前头等待。

所以,这里也是摩友们聚集的地方,这几天遇到的摩友几乎都在这里碰头了,看大家疲倦的神情,应该是堵了很久。

我也找了一个地方停好车,摘下头盔,眼神四处游荡,希望能发现那个期待的身影。

“你怎么才来!”

肩头被重重地拍了一下,回头一看,这不正是那个期待已久的身影吗?

“赶紧过来帮我拍视频。”

说着就拉着我往前走。

“就这里,等下我往前走,你就一直跟着我拍,记得手机拿稳些。”

“好!”这时候,脸上已经露出掩藏不住的喜悦。

刚举起手机,让她摆好姿势准备开拍,就听到后边武警叔叔喊道:“可以通行了,可以通行了!摩托车先走,快走快走!”

因为摩托车是停在最前头的,摩托车不走后边的小车也走不了。

就这样,在引擎的轰鸣声中,我们的第二次见面匆匆结束了。

连个联系方式都没来得及交换,一直到拉萨都没再遇上她。

之后按着原计划,达到拉萨后我休整了几天,接着选了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就继续前往纳木错圣象天门。

早上从拉萨出发,到达景区入口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为了节省“费用”,只能在附近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明天一大早再溜进景区。

接连问了几位藏民朋友,他们告诉我附近没有可以住宿的地方,不过可以往前开,到前面的青龙乡去碰碰运气。

好吧,再等下去就要天黑了。

跨上坐骑、系好头盔,前方一阵轰鸣声,就看到一位摩友迎面驶来。

这不是奔达美女吗?掩藏住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她挥手。

是的,她也看到了我。

两人一聊才知道她也是来圣象天门,不过她比我早到,而且也是在找地方住宿。

坏消息就是:她刚从青龙乡回来,那里的住宿条件很差,牧民的帐篷里,十几个男男女女挤在一起。

她是住不下去,现在正往回走,到扎西半岛碰碰运气。

“你带帐篷了吗?”她看到我后座上绑着的防水垫。

“带了啊。你不会想在这里露营吧?”

较高的革命思想觉悟不禁让我心里一颤! 我知道在4900的海拔露营意味着什么,食物倒是还充足,但早晚温差大、缺氧等都会考验着我们。

而且帐篷也只是一个,她难道想混帐?

“是啊,你不会有高反吧?”

高反确实进藏的第一大考验,但那么多天已经慢慢适应了,而且......

现在高反也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不是,只是帐篷只有一个,你不怕我…”

“怕什么,穿着衣服睡,你怕啊?”

“当然不是。”

时不我待啊,再犹豫一下天就真的黑了。

选了景区大门旁的一片草地,熟练地搭好帐篷,两人填饱肚子就开始研究怎么睡,并约法三章不能越界。

我当然也没忘记加了微信,她微信头像旁就一个字:柳。

男左女右,就这样我们穿着厚重的、满是风尘的骑行服躺到了帐篷里,盖上了唯一的睡袋。

高原上的天空黑得很彻底,却又很清澈,清澈得让你清楚地看到银河上闪闪发光的星星。

“能睡着吗?”稀薄的空气让我们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嗯。”

“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自己跑那么远啊?”

“为了看星星吧……”

“这也算是回答吗?”

接下来就是沉默,是的,在这种环境下人很容易回想到过往。

为了缓解尴尬,我给她编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感情故事。

当然,也肯定没告诉她,故事的男主角是我。

说着说着,就听到了她的抽泣声。

“怎么了?”

我递了一张纸巾过去,想不到她顺势转入了怀里。

我知道,这时候什么安慰的话都会显得那么地多余,抱着她就是最大的慰藉。

但女人的脑回路有时候真的很奇怪,她就像着了魔一样…

早上起来,已经没了她的踪影。就像一场梦,却又那么地真实。

我像个游魂一样草草结束了行程。

过了很久,手机屏幕传来了信息:“你长得好像他,也戴着一样的头盔,一样的也是那么安静。”

原来,她前男友也是摩旅爱好者,那一年也是一个人进藏,戴着一样的头盔,一样的机车。

但中途出了意外,再也没能回去。

刚拿到驾照的她,这一次是出来完成前男友的梦想......

我回道:“我马上到。”

启动引擎,一路绝尘而去。

完。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