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骑摩托的奥义到底是什么? 耍帅装逼?交通工具?内心放松?还是其他?

更新于2023-02-19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摩托越来越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部分的年轻人,会选择骑摩托, 说明了摩托骑士的越来越来年轻化。但是, 骑摩托的心态, 还是千差万别的。 我这边就观察来看,总体上分别三种类型1:摩托是用来耍帅的  2、摩托用做交通工具的 3、摩托用于内心放松的。

      摩托是用来耍帅的

摩托用来的啥帅装逼的的这一类人, 目前是很多的。 别的不说,最近网红"苏乞儿"高速闯卡摔车事件中,"苏乞儿"骑的摩托车川崎H2,  裸车价40多w。 说实话,H2这款车直线加速性能不错,但是弯道性能一般, 不是一个实用的摩托车, 但是装逼效果十足。 

在一个摩托群中, 爆出的北京一个男骑士和女摩友聊天的消息:男摩友骑着印第安,各种撩骚并看不起女骑, 想泡人家。 但是, 人家没有答应, 就恶语相向,最终弄的这件事情人尽皆知, 男的还面临派出所的"住宿"。 我当时的想法是:这男的是不是没上过学, 你有印第安,你跟人家有什么关系,你过户给人家了么? 就凭你有印第安,能带带人家, 人家就得从了你, 这也太幼稚了。 

2022年, 西安炸街被人强制熄火事件。 事件当事人在抖音上各种发自己委屈的视频, 让社会为自己"伸冤", 这件事的结果, 我没有关注,但我就说一点:作为一个成年人了, 你自己怎么样都无所谓!  但是影响别人的事情,还是要少做,特别是,有那种不成熟的"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正在骑一个很帅很牛逼的摩托"想法的时候。所谓"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保持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 会在后面的社会中受益匪浅。

摩托是用做交通工具的

摩托本来就是个交通工具,只不过现代摩托车在操控性、轻量化方面做的很好, 赋予了它更多的玩乐性能。 

我本人有一辆DR300, 本意就是用作交通工具。 事实上,过去的两年来也正是用做了交通工具。 从河北沧州到北京海淀,从沿直线从北京环路的半径方向算, 二者的直线距离在160公里左右。 但是我是个京B牌照, 四环内不让进,各个环路不让摩托车上。 所以选择一路高速的方式, 大约2小时20分钟, 点对点。  

2021年, 我曾经看着一个男的骑着DL650带着他的妻子,然后他妻子的怀里抱着他孩子。 虽然这么带, 有点古老而且可能还不合法, 但是这种古老的方式, 让我想起了之前那个摩托车作为陪嫁品的年代。

每年的年末, 新闻都会大量报道广东那边的打工人, 骑着摩托车带着大量的行李, 日行1000公里,历经两天时间回家过年的情景, 在有些怜悯他们的同时,不禁的感受到:这样的摩托车肯定不会像第一种的心态的那样, 让社会咬牙切齿。 

摩托是用于内心放松的

犀牛说的好, 买摩托车自己觉得开心就行了。 说装逼, 你买了10w的摩托车, 人家买了20w的摩托, 你们在一块停了, 你能装的了么? 说句不好听的, 心里在意的, 人家在你面前滴滴两声, 你可能心里会产生非常强的自卑感。 

所以, 不论买什么样的摩托, 总体来看自己开心就行了。 大城市里, 有车的开车, 没车的做地铁或公交, 但这些东西都屏蔽了一些内容, 地铁根本看不见地上, 公交、开车很少感受到外面的空气和风。 骑摩托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 骑过之后你的感受就是放松!

摩托志的老五买了CB1300,  这款车出来很早了, 而且车比较重。但是,老五的心态也不是用它来装逼的, 那他也不需要用它做交通工具, 这个可以说是一种情怀, 也是一种内心放松。 

外国一位老者在买800MT之前, 已经骑车旅行了68w公里了, 买了800MT之后继续摩旅。 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 旅行肯定是放松的非常好的方式, 奈何现在正直壮年, 需要工作养家, 没有时间去做!

其他意义

那有没有一种人, 他不是上面的三种呢? 比如:买摩托既不装逼, 也不是作为工具, 也不太想内心放松, 我想追求极限呢?目的地距离现在地点1000公里, 我的目的是用ETC上高速,然后以最快速度到达目的地, 然后保持精力消耗最少。 能这样想的人, 一定是个疯子, 脱离了摩托意义的范畴, 建议它有飞机坐飞机, 没飞机坐高铁,实在不行开车多好。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