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把踏板摩托车的“马桶”设计成油箱,来增加续航?
我是骑士分享。题主原话“踏板车坐垫下为什么不设计成油箱增加续航?”这个话题又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假如你对踏板车的续航也比较纠结,不妨静下心阅读下文的同时也思考一下。
你还别说目前踏板车的油箱容积确实都不大,常规小排量也就五六升,再大一点的会在7~11升,最大的也不会超过18L,但跨骑车就不一样了,有些车型已经达到了30多升,使得它的可用续航会在1000km左右。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踏板摩托车的油箱容积普遍较小,主要是因为这类车型不能跑长途,所以为了保护车辆才会如此设计一个不痛不痒的燃油装载量。
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就长途骑行的表现而言,只有骑不了的人,没有跑不了的车,哪怕是再常见的一款小踏板,只要你给它保证足够的燃油供给,它完全可以连续性的奔跑下去,这个距离少则五六百公里,多则两三千公里,所以踏板车不能跑长途的结论并不存在。
如果说踏板车的散热不行,其实这类车型早已经装配水冷发动机;如果说它的皮带容易断,真正断在半路的也没有几个,反而是续航能力确实影响了它跑长途的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大多数车型的续航能力也就是200km左右。
到这里就进入了题主所发问的核心问题,踏板摩托车为什么不在坐垫下设计油箱增加续航呢?
先别急,往下看。
现阶段摩托车的油箱主要分为内置和外置两大类,踏板车因为结构的原因采用了内置式油箱,但它的油箱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有三个主要设计方向,分别为前置,中置,后置,其中早期踏板车主要所使用的就是后置油箱。
所以题主如此发问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可能并不知道,踏板车最初的油箱就在坐垫下面,小伙伴们每次加油时都需要先打开坐垫,当然这时的油箱并不在座桶里面,而是在座桶的后方。
至此貌似这个问题又没有了讨论的意义,但是题主可能还有深层次的想法,他应该在想,采用其他位置设计油箱的踏板车,为什么不把座桶也搞成油箱呢?这样它的续航至少会翻一倍。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可以改装的踏板车副油箱,并且有些车型还是专车专用,而这个副油箱就在座桶内,所以它并不是什么技术难题,无非就是根据个人需求改变了一下结构设定。
但是对于整车厂家而言,它必须综合考量整车的结构,还要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使用要求。
首先,摩托车的油箱绝对不只是一个纯粹的放置燃油的装置,它还有一个配重整车比重的作用,这是很容易被车友们所忽略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跨类车型,即便是外置油箱,也不会把油箱做的很大的主要原因。
因为油箱内的燃油来回摇动,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对车辆的操控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不同框架的车型,油箱容积多大,位置放在哪里,都是综合考量过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胡乱布置。
其次,踏板车的坐下空间也就是俗称的马桶和发动机离的非常近,这是一个相对温度比较高的地方,所以一旦把油箱放在这里,还是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毕竟汽油是易燃易爆物品。
再者,就算你不认同以上的说法,那么一旦厂家把踏板车的座桶改成油箱,就意味着踏板车最有特色的一个储物空间没有了,这就好比踏板车没有踏板一样,是很容易被车友吐槽的,因为踏板车之所以被称之为踏板,主要有三大特性,平地板,大座桶,无级变速。
综上所述,把踏板车的“马桶”改成油箱并不难,只要你愿意个人就可以完成这项操作,但是它既会丧失自身的储物能力,还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也会对操控有一定影响。
而目前的踏板车油箱之所以不大,主要还是受到了车身结构的束缚,它不管是前置还是中置亦或者是后置,基本上都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做着挣扎,所以就不可能有太大的油箱容积,因此喜欢这类车型就要接受它的不足,换句话来说常规踏板车就是用来跑短途的代步实用工具。(文中图片来源于品牌方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