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相近,价格却相差近一倍!赛科龙RA250与本田CM300能否一战?答案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这几年的小排量摩托车市场,国产车型的迅速崛起,让合资车型倍感压力,国产品牌正在持续挤压合资车型生存空间,综合各方面对比,或许你能从中发现,原来差距越来越小。
美式巡航vs日式BOBBER
论外观设计,国产车型已经不输进口或者合资品牌了,赛科龙RA250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台车是非常标准的小尺寸美式巡航,而本田CM300则是比较典型的日式Bbobber,虽然从外观上看,似乎差别并不大,但实际上骑行三角还是有点差异的。巡航车型的脚踏靠前,腿部姿势舒展;Bobber脚踏靠中间,因为座高矮腿部比较局促。
要说哪个好看这个真的很难有结论,毕竟RA250的设计非常年轻时尚,但是本田CM300也算不上丑。不过,因为Bobber风格的极简设计,本田CM300的发动机舱看起来有些空旷,而赛科龙RA250就没有这一情况。
美式风格巡航的放荡不羁,日式Bobber风格的雅淡温宛,虽然都有复古元素穿插在其中,但是衡量外观从来都是非常主观的个人取舍。如果非要小编选择一个,小编只能说旧不如新,RA250更好看。
性能配置非常接近
虽然一个是美式巡航,一个是日式Bobber,但是两款车却都采用了当下比较流行的,远近光分体式设计圆形单头灯。本田CM300的头灯是LED搭配传统的灯碗结构,而赛科龙RA250是近光透镜加远光灯碗的LED组合,二者均有配备LED日行灯。
尾灯部分,RA250用简单的圆形,而CM300则是长条形,同样都是采用LED的灯源。前后转向灯RA250和CM300均采用了,“子弹头”样式的圆形设计,所以其实在车灯的造型上这两款非常接近,只是RA250的近光规格更高,其他部分基本相同。
赛科龙RA250采用了加高的平把设计,本田CM300采用了低位的弯把设计,其作用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为了营造舒适的骑行三角,只不过造型有所不同,视觉效果也有差异。仪表部分,两车均为LED仪表,RA250的显示面积更大,CM300可视面积略显局促。为了提升质感,RA250配备了透明的前刹车油壶,而CM300则是传统的金属油壶。
刹车部分,两车的规格相当。前刹,CM300配备了常用的Nissin轴向双活塞卡钳,RA250配备的是国产双活塞卡钳;后刹,CM300采用Nissin单活塞卡钳,RA250则是单活塞国产卡钳;两车均标配双通道ABS。
减震部分,RA250和CM300均为41mm正立式前减震,不过赛科龙给RA250的前减震配备了橡胶防尘套。两车的后减震均支持调节,只是RA250的弹簧明显更加密集,而且相比CM300的后减调整方式,RA250后减震的调节会更精准、更高级。
坐垫的设计,两款车截然不同。本田CM300是非常传统的,Bobber风格分离式坐垫,面料和光面的设计都非常的简单。而赛科龙RA250配备的是分离式的运动坐垫,不仅质感更加细腻高级,而且面积和厚度似乎也更有优势。
动力部分,赛科龙RA250搭载一台DOHC单缸四气门水冷发动机,实际排量249.2cc。最大功率20.5kW/9000rpm,最大扭矩22Nm/7000rpm,标配滑动离合器。
本田CM300的排量更大,搭载一台286cc排量的,单缸水冷水冷DOHC四气门发动机,最大功率20.4kW/8000rpm,最大扭矩25.1Nm/7500rpm,同样标配滑动离合器。
在排量相差37cc的情况下,排量更大的CM300功率比RA250还小了0.1Kw,而因为排量的优势扭矩大了3.1Nm,不过RA250的最大扭矩爆发转速,要比CM300早500转。本田CM300的整备重量为170公斤,赛科龙RA250的整备重量为163公斤,7公斤的差距之下。本田CM300的马力推重比为0.16:1,而赛科龙RA250的马力推重比为0.7:1,显然本田CM300因为排量带来的动力优势几乎荡然无存。
小排量市场国产品牌更占优势
今时不同往日,虽然国产摩托车的发展与日系摩托车差距有好几十年,但是这并不代表国产品牌不行。合资的CM300虽好,但是配置规格和性价比毫无优势,因为国产车型的进步,小排量合资车型的品牌优势越来越少。在中国市场本土品牌毕竟是主场,强大的价格优势对合资车型步步紧逼,这将近一倍的价格差,拿去买一身好装备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