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网友们的厚爱。顶着“大冤种”的帽子骑了大半年,我的CBR400R里程终于来到了一万公里。是时候交作业了。
鄙人不才,骑过的车不多。不能像大V们那样跟大家去说CBR400R这台车跟她的竞品对比怎么怎么样,我只能就我自己和CBR400R这台车相处的这些日子,谈谈我自己的感受。然后试图让大伙儿去了解,如果你也花四万多块钱买了她,你会得到一台什么样的摩托车。然后依然是想到啥说啥。
先讲外观。CBR400R这款车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台好看的车。前脸犀利,战斗感十足。小时候看爱TVB动漫,其中有一部叫激斗战车,里面男主角使用的那台霹雳神鹰跟她有几分神似。车身部分非常壮实,前后比例协调,一种往前俯冲的姿势给人一种很有力量的感觉。而且不像龙六那样那么的臃肿。整台车比例十分协调,或许这就是大厂的设计功力。漆水非常漂亮,很亮。车壳各部件之间的接缝也都很细,且均匀。值得称赞的是整流罩的内侧,也用了黑色的塑料件做了导流和修饰。而且同样接缝又细又均匀。很工整,很用心。
当然问题也有。首先作为一个从2020年开始期待CBR400R引进的“老粉”,对于五羊本田改车壳配色、车架和部分黑色饰板从磨砂改亮色、拉花贴纸黑白颠倒等行为,我是一直怀恨在心的。然后连轮毂贴都不给。更离谱的是在黑色款和白色款的车上,那些磨砂饰板还是磨砂的,就红色款被改成了亮色。那个五本它就是改,他调戏你,他就是不给,你不能惯着他,***(情感助词)。
其次是由于车漆太亮,比较容易刮花。因此推荐大伙儿买到车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贴车衣,至少至少要给油箱贴上。另外值得再提一嘴的就是油箱下护板。因为骑车的时候膝盖很容易磨到那个地方,所以这里极其容易刮花。我的车一万公里下来这里已经不能用花来形容了,已经是把亮面盘成了磨砂了。要是原厂就用磨砂的,那该多好。这边建议把五羊本田再拖出来鞭*。
再有就是风挡,原厂风挡做功不太好。透过风挡看物体形变量比较大,跟百来块的头盔的镜片差不多。而且还略有点泛黄。建议五羊本田换个好点的风挡供应商。顺带提一嘴风阻保护:正常骑风刚好吹到锁骨位置。天热的时候骑还是挺舒服的,天冷的时候脖子最好裹严实点。高速下趴的时候呢,如果想让整个头盔都不被风吹到,前胸就要直接贴着油箱了。动作很别扭,极其累。算了,想竞速的还是换个风挡吧。
说完外观再来聊聊配置。不过都2023年了,CBR400R身上能算得上配置的东西,就一个前后ABS了和滑动礼盒。其实前后ABS这个配置在这个级别几乎已经是每个厂家的标配了,为什么我还是要拿出来说呢——因为他救过我一次。
虽说同级别人人都有,但ABS的调教却很考验车厂的实力。绝对的数据上,骑士网的同场地六车横评,100到0的刹车距离42.5米,比前面忍4、R3、450SR仅多出不到一米。要知道CBR400R的整备质量可是194公斤啊,而且用的轮胎是人人都说抓地力很差的特调正新CMS1。
主观感受上,刹车的手感脚感都十分线性可控,恰到好处。ABS介入的反应速度很快,动作频率很高,而且打手、打脚的感觉比较轻,没有打扰到操作。整体给人提供的那种安全感,就像是跟你说,你就放心大胆地踩、大力地捏,剩下的它会处理好。
再聊另外一个配置滑动离合。很多人都觉得,有滑动离合就很好很棒棒。但我觉得,相对于ABS,CBR400R的滑动离合并没有那么完善。大部分的时候,它的存在确实能够让你降档补油变得更随意。容错率更高。为什么说是大部分时候呢?因为在6543这几个齿比相差不大的档位之间,确实能有效化解降档转速差。但在3降2,尤其是在弯中3降2的时候,往往能明显感觉到后轮因为发动机的拖拽而短暂丢失抓地力,导致后轮有一定程度的外抛。
这个滑动离合还有个不易被察觉的问题:当低速二档三档慢放离合的情况下,此时如果给油给得偏大,有小概率离合会突然间接合。车子会往前窜一下。我没拆解过CBBR400R的离合器,但我怀疑是跟滑动离合的斜向啮合机构有关。
顺带提一嘴这LED大灯吧。放在一众本田原厂大灯里面,算是亮的了。近光铺路形状够宽。切线有,但不是很明显。照射距离略短,只有不到二十米。虽然可以自己拿螺丝刀调高,但调高了之后光就散了,亮度就更差了。有点抓襟见肘。开启远光灯时,远近光同时亮起。亮度和照射范围都有所提升,能照到时速70+巡航所需要的路面信息范围,以及百米开外的路牌信息。总体表现属于是勉勉强强够用。如果经常跑夜路、而且当地叔叔1087抓得不严的话,可以考虑后期加射灯。
动力方面,399cc的并列异步双缸发动机,最大马力45匹在9000转爆发,最大扭矩37牛米在7500转爆发。网传0-100加速用时5.2秒,0到400用时13.7秒。由于没有专业设备、外加我体重偏高(裸体150斤),所以我并没有去测加速。极速方面我也没测。不过我有个生活在国外的朋友,他叫小明。正好他试了一下,我把数据给大家看看。
升功率82.7的这幅动力平台其实账面数据是挺不错的。但可惜194公斤的整备质量,以及前120、后160的大宽胎拖了后腿。导致体感动力就不是那么生猛,实测的数据也没有友商的亮眼。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现在国内厂商都学聪明了,会把排量做大一点点,车又做轻一些,价格又定得比本田低一点来打这个市场。
不过,尽管车偏重,尽管大宽胎,但在油耗方面,本田的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台CBR400R在我手里加了二十几次油,最低油耗2.8,最高3.6。一万多公里总的平均百公里油耗是3.18L。而且本田车不挑食,都只要加92就可以。这点还是值得给他点个赞的。
言归正传,正式进入驾驶部分的分享。CBR400R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稳。提车当天,第一次骑上她,低速蠕行给我的稳定感,让我骑出去不到一米,就敢自信收脚。
此后每天上下班,低速钻车缝、蠕行跟车,只要车子不停下来,我就不用下脚。
大宽胎加长轴距,带来的稳定感不仅在低速能感受得到。她是从低速到高速全程都非常稳。稳到以很高的速度在开阔的场地巡航的时候,感觉不到横风对车身动态的影响。稳到6档时速100+双手放开,一直到时速20出头平稳滑行(当然这样的危险行为大伙不要在开放道路上尝试)。
我唯一一次把车的窘态开出来,是在连续凹凸不平的地面,带着倾角急加速。(再次提醒大伙儿注意安全骑行)
当然,俗话说“刀无两头利”。长轴距,外加大车重,再加上舵角不是特别大,使得在窄路原地调头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像我一样身高不足以让两脚踩实的朋友,建议掌握利用减震往后退的技巧,最好有空再练练腿。
除此之外,对于新手、尤其是小姐姐,我还建议学习一些扶车技巧。必要时再练练核心力量。毕竟车重摆在这,说不定哪天顾着找车位,打算调头的时候突然意外熄火,车就倒了。至少还能自己把车扶起来。(不是我(狗头))
重归重。一旦正常开起来之后,她的操控的灵活程度,是完全出乎我意料的。可以非常自如地通过控制倾角、油门开度去控制走线。这跟网上大V们说的“它没有什么运动型的特质,它完完全全它就是一个代步且好玩的街跑”有一点点出入。
可能是大V们对操控的要求更高吧。有一点我是认可的,就是在弯前重刹时,车头下沉量比较大,给我一种弹簧的支撑性不是很足的感觉。好在阻尼设定得比较大,所以点头的速度不快,也没有任何回弹。而且带刹入弯时,松刹车同时给油车,头也不是立刻弹起来,动作比较线性可控。
我认为这样的设定是没有问题的。毕竟现在生活条件好了,CBR400R的车主群里,有超过一半是第一次接触玩乐型摩托车的车友。像现在的调教,弯中有颠簸,或者在弯中遇到突发情况要收油刹车的时候,轮胎相对没那么容易丢失抓地力。容错率更高。
说到轮胎,有的车友认为轮胎越宽,抓地面积越大,抓地力应该就越好。这样讲其实是对的,但也不全对。确实同配方同胎型在直立行走时,轮胎越宽抓地力越好。但在弯中就不一定了。因为轮胎越大,在弯道中,车辆重心受力的反向延长线(红色)与轮胎实际触地位置连线(绿线)的夹角会越大。同样垂直地面的重力,夹角越大,绿色线产生的向心力的分量就越比红色线产生的向外的分量小;车辆过弯的的速度就要越小才能维持平衡。同时这个夹角越大,对后摇臂以及车架的抗扭转刚度要求就越高。另外还有轮胎越大,轮胎从边缘到轮胎中心实际直径的变化又变大,对出弯的动力需求又更高。油耗也会升高。咳~~为了这好看的大宽肽,牺牲了好多东西啊。
为了好看的大宽胎,得牺牲多少东西啊T_T
扯远了。总的来说,这套大宽胎+怪异胎型+特调胶料配方的正新CMS1,在气温正常+肽温足够+路面状况良好的时候,抓地力是可以满足时速60以下的中低速的玩车需求。可以压到磨脚踏顶针。中速、高速或者路面抓地力状况不太好时,最好就别压得太低了。下图仅供参考。
其实压到白色线位置的时候,第三视角看已经非常帅的了,没必要刻意追求大倾角。再次提示请勿在开放道路压弯,注意安全骑行。场地赛车可以考虑前后一起换胶料更好的小一号的轮胎(前110后150)。既减轻簧下质量,又加快翻身速度,还能用更高的车速过弯。
仅供参考,注意安全骑行
当然,不可能所有人买摩托车都是为了去场地比赛,即使是职业赛车手也总有上下班、出门买菜的用车需求。接下来聊聊日常骑行的情况。在这个环节,CBR400R的表现就相当出色了。
首先减震的头段调得偏软,可以非常有效地过滤细碎震动。轮胎碾过高架接缝,以及画的黄色白色的小减速带时手上几乎没有感觉。在那种颗粒感明显的旧沥青路面,或者铺砖的人行道上行驶时,也不会震到手麻。过大沟的时候前轮很愿意下去,下去之后把车身接住那一下也相当柔和,很舒服。但面对路面凸起的震动就不行了。面对路面较大的凸起的时候,由于阻尼比较大,还是有比较明显的顶手的感觉。长时间走非铺装烂路的时候手腕关节位置就容易有酸痛感。
然后发动机的震动抑制,做得也相当出色。除了3500转附近手把震动稍大之外(车友反馈说装了护杠之后震动更大),7000转以前,整车震动都非常舒服。尤其是4000~6000转巡航的时候,身体跟车接触的每一个部位包括坐垫、脚踏、油箱、手把,传来的震动都极其小。非常非常舒服。7000转过后,震动会突然增大,但大的程度也只是高转该有的震动而已。
还有一点做得非常出色的,就是他的发动机出力极其的顺。在平地上任何档位,注意,是任何档位!只要转速超过2000转,稍微给点油,车子就能平稳加速,不像别的车那样会咳嗽、会窜。
当然这样并不快,因为他的低扭并不强。想要动力还得降档拉高转速。说到降档就聊聊变速箱吧。
除了有时候升降档的声音有点大,以及前面说过的滑动离合在极限操控时会拖后腿之外,这个变速箱放在日常驾驶表现是相当的出色。脚感轻得来档位又很清晰,4000转以上升档动作干脆利落。能感觉得到档杆行程过半之后,他档自己就吸进去了。降档在滑动离合的协助下,6降5、5降4、4降3都几乎不用补油。简直新手福音。然后进阶一点的,像我一样喜欢装X的车友,可以根据路口停止线的距离,来安排降档补油的速度来利用发动机制动减速,快停定前才捏一下刹车。PS:我要是不装这X,估计油耗还能更低。
骑行三角的设定,是一个兼顾帅与舒适的设定。坐垫软硬程度也比较合适(后座比较硬)。目前我个人最长单日国道省道骑行里程超400公里。可以说CBR400R是一台可以跟着踏板、ADV去跑短途摩旅的仿赛。我自己就经常跟着佛莎车友们鬼混去周边城市鬼混。
声音部分,排气声音很普通。音量和音色都是一个180°异步双缸正常的表显。好在离合大鼓搓齿声音给他找补回来一点好感。但也仅限6000转以下,6000转以上就被排气盖过去了。高转收油的声音还不错,降档补油时有轻微的放炮声,给人一种闷骚的感觉,不错。链条动静挺大的,越长越脏的时候越大。尤其是出入地下车库这种左边有墙反射声音的时候特别明显。得注意勤加保养。另外一个讨人厌的声音是前轮的胎噪声。一直哗哗地响,只有偶尔前轮压在光滑一点的白色划线上,才能获得片刻的宁静。
通病的话有两个。一是新车主水箱不满,几乎每台车首保前都会把储液罐里的冷却液吸干。二是烧机油,没有很严重,详情可以看看我前面的帖子。哦~还有后视镜视野差。我自己这台车特有的问题点的话,也有两个,都是离合牛角的问题。一是急加速经过大概8000转左右的时候离合牛角或传出金属敲击的声响。二是我捏住离合转动车把的时候,转到特定位置,离合那里就会哒地一声响。
总的来说,CBR400R是一台又稳又顺,非常好骑,具有不错可玩性,适合并能满足大部分摩友玩车需求的这么一台帅气的摩托车。欢迎评论区补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