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摩旅(18)丨打卡泸定邓师,雅拉山偶遇人生最大的一场雪

更新于2023-06-29

一身疲惫醒来,夜里做了很多梦,迷迷糊糊地,根本想不起来都梦见了啥,梦见了谁。坐在床上愣了很久,仿佛昨日的经历,就像一场梦,还是一场噩梦,现在梦醒了,却很难缓过神,我是谁,我在哪,我怎么了……

拉开窗帘,阳光明媚,柳树和枣树都绿油油的,小川西的春天,已经来了。海拔只有2000多,现在低于4K的海拔,在我眼里,都跟内地平原一样,没啥感觉,就是湿度不一样,会舒服很多。

洗脸的时候从鼻孔里heng出了很大的血块,前一晚洗漱太累了,都忘记了要清理鼻孔。100多公里的吃灰路,鼻子里有血块也很正常。

收拾好行李想去墨尔多寺叩拜一下,感谢菩萨的庇佑昨日才能平安到达墨尔多。结果也是因为疫情,暂时不开放,那就转一下经吧,跟着阿佳一起。

也许劫后重生的人,才会有更坚定的信念吧。

这一天整一条都是柏油,行走在山谷里,山上的树都是刚发了新芽长了新叶有些开了花,阳光特别明媚,叶子绿油油的都在闪着白光。

我好像突然从萧条的冬天坠入万物复苏的春天。

这一天的行程很轻松,从丹巴的墨尔多到泸定邓师家,一百多公里,骑单车都能到了。当然我不是一个会这么早就到目的地的人,而且丹巴的藏寨那么出名,我必须选一个来白嫖一下才行。

路过中路藏寨发现修路封闭,想去党岭发现有点远,那就就近原则去一下最出名的甲居吧。

去到甲居的游客中心,一开始工作人员说至少要买景交票坐他们的电瓶车上去,然后她跑去问了一下又说就我一个人,司机不愿意出车,就让我自己开摩托车上去了……然后叮嘱我,开慢一点,小心一点就好……

我内心在想,这样也行?那更好,我还不用等景交。

甲居跟我想象的还是有点差距,因为一路走过来,很多藏寨都是密密麻麻的房子建在一起,而甲居的房子,是散落在整个山坡上的,很难拍出鳞次栉比的感觉,加上树木都绿了,更是有一种,在丛林里找房子的错觉。

那天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已经很久没有掏出自拍杆了,很久没跟车合个影了。

这应该就是甲居里房子最密集的区域,我没有进去,总觉得好像走进去,更看不到什么。

本来走甲居,是不需要走回头路的,但是下山的路在修,直接封路了,管理员在树荫下乘凉,跟我说要掉头原路下山。我说那我能停下来拍个照吗?那边山坡的藏居也很漂亮。

小川西的藏居风格跟大川西真的有很大区别,跟西藏也是区别很大,总体上来说,屋顶不一样,色彩也不一样,外观上的结构也差别很大。像德格到甘孜县一带的藏居,都是很小一间木屋,红色的外墙,远远看着,像一个个小方块错落有致摆放在山坡上。而雅江到新都桥一带的藏居,就是人字形的屋顶(感觉像是为了夏天排水),整座房子都很大,屋顶是明亮的橘红色。

所以还是那句话,建筑是人类与大自然斗智斗勇以达到和谐共处的最好见证。

回到县城已经两点多了,看到路边有一家牦牛肉汤的店,地上满满都是用过的纸巾,就知道这家店肯定不会太差。以前去一个地方旅行,就喜欢找这种满地纸巾的小店,或者跑到菜市场吃东西,仿佛这才是经过当地人认可的当地小吃。

一碗酸汤牦牛杂加一屉小笼包,28块。也不算贵。好吃。是我喜欢的酸度。

整个下午就一直顺着大渡河一直往南走,现在是枯水期,看着崖璧可以看出汛期的时候,水位是得有多高,我甚至有看到一艘搁浅在河床上的小船。

别的不说,从甲居到泸定这条线,从头到尾,我就没有灭过灯,整个世界忽明忽暗。沿河全是隧道,好不容易从隧道出来看见了阳光,就马上进入下一个隧道。如果我一开始就知道这条路的特产是隧道。我肯定好好数数到底有多少个。

有时候两个隧道之间是一个山谷,一出来就横风狂扫,连人带车突然飘摇把自己吓得半死。

以至于每次差不多快出隧道的时候,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时刻准备着一股剧烈的横风扫来……

快到泸定县城的时候,看见了传说中的“川藏第一桥”,雅康高速大渡河大桥。因为我开了广角,所以在照片中,没办法感受到它到底有多壮观,反正当我从它下面穿过的时候,我内心是很震撼的。基建狂魔这个称号,真不是随便叫的。

这一趟来泸定,就是来见一下邓师,说他是川藏摩旅守护神真的一点都不为过。有时候我晚上无聊会进他直播间,每天都有不同的人问他相同的问题,路好走不,加油站多吗,需要带什么东西吗,有时候我作为一个观众我看着都很累了,他却依然很耐心地解答大家的问题。

我最后会决定走川西走317也是他告诉我现在路很好走,但是他估计也没想到我居然跑去走G215和S210这两条可能是唯二还没修好的路吧……

我中午的时候有在他抖音评论说,晚上见。也没想到我一到门口他就认出是我,说他还在留言问我几点到。

停车,卸装备,然后我问他,喝茶不,喝茶的话,那就烧水吧。

我从车里掏出来茶叶和茶具,他估计也没想到这是一个潮州人的职业操守吧。然后立刻支起小桌子,我说不用麻烦了,用凳子就行。

“不行,喝茶要有喝茶的态度”

邓师一直说,独行才是一个人的狂欢。还有一个北京的小伙开着一辆踏板从北京出发慢悠悠地进藏,我们仨就坐在那一直聊天,有的没的,摩托,川藏,风景,什么都有。没有陌生感,也不会觉得尴尬。

旅途就这样,看不同的风景,见不同的人,聊不一样的天,然后丰富自己的阅历。

晚上跟北京小伙和一对自驾的夫妻一起吃晚饭,也是聊了很多很多,一餐饭吃到10点多,也是很厉害的。知道了很多不该知道的事情,了解了很多原本不理解的东西。

真的只有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才能理解这个社会和自己多一点吧。

如果一直活在一个狭小的感知环境里,我想,TA眼里的世界,也一样会很狭小吧。

第二天早上醒来,邓师已经帮我把车检修好了,刹车,链条,胎压。挡风升高架的螺丝也拧紧了。

我起得晚,北京小伙早就出发去翻折多山了,自驾的夫妻也收拾好行李准备回程了,也不知道我起晚的这个早上,邓师已经送了多少人出发去下一站。作为接待站不就是这样,每天看着全国各地的人来了又走,走了的有时候又回来,在人来人往中,听听别人的故事,说说自己的故事,然后再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在茫茫流传中,最后成就各种经典。

我准备出发的时候到处找不到他,最后跑到楼上,发现他在客房里拖地。我说我要出发去新都桥了,你不来送送我么?

“你骚等我一下,还有两间房,我拖完马上下来”

这就是一个极度接地气的川藏摩旅守护神。

邓师的接待站,从一楼到负一楼到楼梯走道,挂满了各种旗子,都是各路人马留下的旗帜和签名。曾经我也是个带着小黄旗走天下的人,现在我的车头只贴了一个G5的标,我可能是整个川藏线上,车贴最少的人吧,这也算是没有归属感的一种体现吧。

当然,邓师趁我不注意给我贴了一张他的标,我也没拒绝,这也算是一种印记吧。

这一趟到泸定,没有去看泸定桥,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次知道泸定这个地方,都是小学课本里的那篇《飞夺泸定桥》,以及毛主席的那句“大渡桥横铁索寒”,它就是这个小县城的印记和历史还有符号,永远都在。

清澈的大渡河,让人看着有点像是假的。

从泸定到新都桥,一般都是翻折多山,也是川藏线上第一座4000米以上的山,现在已经在修隧道了,相信不久的将来,折多山也不再折堕了,折多塘的温泉,也要成为历史了。

因为我本来想去木格措看看,所以我就从康定城拐了个方向出来,结果木格措的工作人员跟我说,他们的景交要90元。我看了看天气,想了想季节,就走了。这个季节花90块进去,真有点不值得,如果是5月杜鹃花开了,我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雪山真的是永远看不腻的美景。木格措的工作人员跟我说,在这条路上看到的雪山是雅拉雪山,但不是主峰,是次峰。我研究了一下方向,这个山,肯定不是雅拉。其实,是什么山都不重要吧,重要的是,你看到的雪山美不美,还有你当时的心情美不美。

对面那个雪山,是笔架山雪峰,我刚到观景台的时候,还能看得见一点腰身,等我拍完视频,腰都不见了!

还在山腰上的时候已经开始下雪了。好在我一开始就很识相得穿上了电热马甲。不然估计这会早就冻得嗷嗷叫了。

所以说,最重要的进藏神器,不是什么雨鞋车把套,而是一件电热马甲,充电宝一插,全身暖暖的,暖到你心窝里面去。

等我爬到垭口,看见这个牌子。原来搞了半天,我翻的这个山就是雅拉山~那传说中的能看到的雅拉雪山,就肯定是在我眼前这片白茫茫的雪后面了。

我果然是个命里带降水的人,曾经的广东雨神,现在晋升为广东雪神,每逢翻山必下雪,一场比一场大的那种。

天气太冷了,雪落在我身上都不会化的,堆积到最后就成了一片冰。挡风板上也全是雪,厚厚的一层黏在上面,不去扫的话根本不会掉下去。

雪飘在我头盔的镜片上也是直接就粘住了,是不是要用手去扫掉上面的雪,不然根本看不到路。

整个山,顷刻间,银装素裹。

作为一只广东的南方狗,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场雪,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虽然很冷,但是内心还是很兴奋的。那种完全没有办法抑制住的兴奋。

过了康定机场之后就往318新都桥方向走了,瞬间从平坦的柏油路,变成了偶尔出现炮弹坑的柏油路。是的,都是柏油路,就是区别有点大而已。

最近的折多山每天都下雪,而且我出发得晚,翻山的时候早就过了关门时间,遇上下雪,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还好,路也没有结冰,也没有很滑,就是风雪太大,能见度真的有点低,大家都把车上的灯都开着,生怕对方看不见自己。

可怜车头的拉力熊和大羊驼也跟着我经受风霜雨雪。我把拉力熊的照片发给一个潮州的朋友,他说,你该给它洗洗了。

他完全没想到小熊身上那些白灰灰的东西,不是尘土,而是雪花。这就是从小生活在北回归线上的人的悲哀啊……

所以当所有人都在抱怨下雪的时候,只要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我还是很兴奋的。

冲出雪区,整个世界又是一片田园牧歌的和平景象。

然后我发现地上的草,已经开始慢慢在变绿了。是啊,大川西的春天,也在悄悄到来了。

一路慢悠悠开到新都桥,越开越心慌。整条线,所有的客栈,饭店,几乎都是关闭的,就算是开着的,也没有开灯,那时候因为乌云密布,整个世界还是有点昏暗的。这已经不是九年前那个会停电的新都桥啦。

就感觉整个新都桥及周边,都还在冬眠一样,春天还没到,整个镇子都不愿意醒来。路边的行道树也都是只有光秃秃的枝干。过往的车辆很多,却没有一辆驻足停下来,都是匆匆就过去了。

直到我开到白塔,真正进入镇区,才开始有一些饭店客栈亮起招牌灯。才让我感觉到有一些人气。赶紧找了个大一点的酒店住下,把身上被雨雪打湿的衣服换洗掉。然后开车出来溜达一下吃晚饭。

雪后初晴的新都桥,还是很美的,即使是在这个萧条的季节。

这是我此行第二次进入新都桥了,上一次是几天前从理塘反骑到八美,这次是从泸定去九龙。从这一天开始,我也算是启程返航了。

也是这一天,我确认了多了近一周的假期。所以突然间有点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回去。

又有点心疼前几天疯狂赶路的自己。广府人常说,有早知,没乞儿。是啊,凡是如果都有早知道,那就不是生活也不是人生了。

高中的时候,有个老师跟我们说“没有如果,都是天意。”

那既然天意给了我多几天假期,那我剩下的路程,就慢慢晃回去呗,还有哪里没去还有哪里想去,只要时间和情况允许,那就去看看呗。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呢,毕竟旅途嘛,就是遇见所有未知的美好和艰辛,那都是最美好的际遇。

2021年4月12日

于四川甘孜九龙县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