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之前去泸定,是想去牛背山和海螺沟的,但是因为森林防火,牛背山不给进(后来听说是不给进很多年了),海螺沟邓师说没啥好看,所以我就干脆往新都桥走去看看传说中非常漂亮的G248的一段“新都桥-沙德-九龙”。
而且要回程了,总归得找条路出四川,不偏不倚刚刚好选了248。
其实还有一点也是好奇,去年我朋友两个大男人来川西跑格聂南线,回程的时候,用了整整一天只跑了新都桥到沙德镇70公里,所以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怎样的美景,能让两个大男人如此流连忘返。
真的是走完之后才发现,G248真是川西的一条小宝藏。
我早上一般都不设置闹钟,基本都靠自然醒,当然我的自然醒都是很早就醒了。在内地的时候6点多,在这边7点多8点,北京时间不同,地方时是差不多的。
醒来的时候看见窗外的山上,烟雾笼罩,吓得我半死,我以为又要下雨了,内心还在想,要是真下雨了,我是不是得在新都桥多呆一天了。
好在磨叽磨叽收拾完行李,发现云雾散开了,赶紧退了房走人。早上的新都桥,虽然有阳光加持,但依然感觉冷冷清清没有什么人气。
春天啊,你快点到来吧,不然整个新都桥都醒不了。
见过了太多的满目苍茫和枯黄,看见一点点绿草甸,都会觉得好像是整个春天降临了一般。
很多人都跟我说,为什么要选择4月来川西,又没有冰雪,又没有绿草野花,很多景区还不开放。我又何尝不知道金秋九月的川西最美,谁都想在最美丽的季节遇上最美丽的风景,可是谁的时间又能那么刚刚好呢?
这个季节,没有青稞,没有土豆,没有绿叶,什么都没有,只有潺潺的流水,光秃秃的山,和微微泛绿的草地。
好在还有蓝天白云,还有个好心情。
白塔和经幡一样,每次看到都会想要停下来拍照。很快就要出藏区了,所以会更加珍惜这一路上的所有藏元素,因为跑完这一天,我就要跟甘孜说再见了。
一路走我一路回想这些天所经历的,从香格里拉开始进入藏区,然后在川西写了好几个Z字,竟发现,我记忆模糊了,哪天在哪里经历了什么看见了什么风景遇上了什么人,我竟然错乱了。我一向自认记忆力很好,时间线条清晰,这一次,是不是因为跑太快了,快得自己的大脑都赶不上车轮的印记。
11点的时候到达甲根坝镇,才突然想起来,我好想还没吃早饭,出发的时候虽然也不算早,但是整个新都桥好像还在沉睡,也就没有了吃东西的想法,这会太阳高照,胃酸分泌多了,才觉得好像是得吃东西了。
跟老板娘要了份红油抄手,看见老板跟另一个人在门口晒太阳,我也索性搬了张凳子出来,靠着门玻璃晒会太阳眯一下。(PS这么看其实我腿还是挺长的)
在家的时候我也会带妆出门,只是出来旅行,我就连隔离都没涂了,进高原之前,我连爽肤水都不打,更别说什么防晒霜。其实直面太阳也没什么不好的,高原的阳光多好啊,暖暖的,面对大自然嘛,怎么真实怎么来就好。
真的是旅途快结束了我才发现我带了太多的行李,66L的防水袋装得满满当当,三箱也满满,出发的时候我自认为自己带的已经够少了。也是,那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会往哪走,一年四季的用品都带上,也是很正常。
也是走过了烂路,之后,才更加坚定以后摩旅,还是得用轻便的车才行,行李也要精简再精简。
说到车重,DL是真的重。刚好那会过一个镇子,只有一条主街就是248在修路,大家都堵在那里等着通过,突然管理员指着我,让我从旁边穿过去,我看了一下,一个巨陡的小斜坡,空间又特别小,我说我过不去,他说可以的,你赶紧过。最后实在没办法了,硬着头皮上,果不其然,倒车了。直接啪地一下往左边倒了,我第一反应竟然是,挡风有没有碎…我都快被自己笑死了,赶紧熄了火,前后两辆大货车的司机见状赶紧下来帮我扶车。我们三个人真的是废了好大的劲才把车扶起来,然后我发现右后视镜歪了!
真的是想不通,我摔左边,怎么歪了右边。刚好旁边有个汽修店,我去跟老板借了个扳手把后视镜拧紧。然后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因为整条直接都有点弯了。
这是一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啊,真的不懂,难道是对冲歪镜?
关于DL250长途摩旅的问题,我以后再抽时间写一篇文吧,这里就还是写游记好了。对于这辆车,真的有太多可以说的了。
一直沿着河谷在走,水流清澈到我真不知道用什么文字来形容。河床上有很多石头,流水冲击行成小旋涡,泛起白色的泡沫。
虽然进不了贡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多少还是觉得有些遗憾吧,毕竟内心还是多多少少有点期待。工作人员说至少要等到6月以后才开放,毕竟森林草原防火是第一位。
每年川西的火灾频发,为了保护自然不劳民伤财,做点牺牲也是可以理解的。
越往九龙走,温度就越高了,但依然还能看见雪山。好像我每次看到雪山都会停下来拍照,不为了啥,就是想拍照想多看几眼。不管它美不美,也许这真的是一个常年生活在北回归线上的人对雪的执着吧。
在藏区就是这样,可能要开好久才遇上一个小村庄,然后遇上几头牛,或者一群羊,又不能按喇叭,只能慢慢通过。有时候它们呆呆地看着我,我停下来直勾勾地看着它们,然后互相嫌弃对方。
越接近九龙,气温就越高,我竟开始出汗了,道路两遍的建筑物也开始出现变化,进县城的时候我去加油。油站的工作人员穿着单薄的外套,反观我自己,打底衫+冲锋衣内胆+两件套车服,那一刻没别的感觉,就是觉着自己有病,居然还没热死……然后我问小姐姐,是不是九龙县有彝族人生活在这,她说我们这边有藏族汉族和彝族。我说难怪看到房子都不一样了。
在进入九龙之前我看到一个路牌,写着稻城,然后在岔口看见一条正在修的路往西边延伸。我知道,基建狂魔又在书写新篇章了。川西这些年变化真的很大,至少在路这块,真的修得够快,快到我都震惊了。过几年川藏铁路都要通了。
因为打算上伍须海,所以就没继续往前跑,直接在九龙住下了。伍须海是个很小的海子,想上去纯粹只是因为,我打电话给景区确认我只要掏20块的景交票。不然我肯定不上去。
伍须海绝对是我见过的最简陋的景区,售票处只有一个姑娘,我买了景交票之后她让我自己开车上去,我说我自己开车为什么还要买景交票,她指了一下旁边的景交车,说 ,你也可以坐这个车。
然后我乖乖拿着票灰溜溜赶紧走了~
进了景区之后真的就是完全走在原始森林里,路两遍全是杉树和老枞高山杜鹃,松萝在晨曦里迎风飘扬。深深吸一口气,都能闻到大自然最原始的香气。
到了湖边有个小木屋,景区管理处,喊了半天没人。我就直接把车开进去准备环湖,结果刚到湖边,就遇上他们俩开着五菱神车把我截胡了,让我开回去。本来还想把车开到湖边拍拍照的,破灭了。
伍须海真的简单到,你走过一片草地,就直接呈现一个海子给你,三面环山,晨光下微风徐徐,没有松涛,没有涟漪,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青山和蓝天倒映在水面上。
我听见旁边的游客在说,有点九寨沟的感觉。估计就是因为这棵横卧在水面的枯树吧。次行最初的计划就是去九寨沟,最后因为季节不对,算了,不去了。
我走的时候,看见地上的草开始长起来了,在牛粪的滋养下,也开出了小黄花,川西的春天,真的到了。
回到九龙,点了个特色凉拌菜,结果就是个土豆丝盖饭……我内心唯一的想法就是,我还没进凉山呢,就开始吃土豆了吗?
从九龙出发,真的整个世界地形地貌植被建筑都不一样了,突然就离开了藏区,虽然还是在甘孜,但基本上已经看不到藏族人的踪影,建筑上的图案都是彝族的色彩。
也不知道是什么雪山,但应该是我此行最后一次遇到雪山了吧,刚好夹在山缝中,有一团白云飘过。
因为每次自拍都要掏自拍杆,就很懒,只拍车就好了。
越往西昌的方向开,空气越干燥,明明旁边就是河流,依然没有半点湿度。让我感觉这好像是地中海气候又热又干燥。我特地把头巾弄湿让自己吸进去的空气有点湿度,但完全无济于事,一阵风吹过,立马就干了。干燥得鼻子发疼。
而且太阳也越来越毒辣,阳光透过镜片照到脸上再也不是暖暖的,而是炙热的灼烧感。大腿被晒得发烫,这是夏天才有的感觉,可是这里明明春天才刚刚到来。
一路都是各种森林防火的标语,唯独一句,让我驻足拍照,又押韵,又真实而贴切。
这条小河在地图上没有名字,我也不知道它叫什么,但最后汇入了雅砻江,再最后成为长江水系的一员,水真的很清。我那时候唯一的想法就是,这么漂亮的冰臼,也是就在这种地方能边开车边嫖看,要是在广东,早就围起来收门票了。然后开始写故事,这是什么什么时期,什么什么运动行成的冰臼巴拉巴拉……
放这张照片,不是为了啥,就是给你们看看当一条江边的公路发生塌方的时候,其实是有多大大型和壮观的,整个山体扑通全掉下来哗啦啦碎了一地,石块依次滚落到江里。然后就封路,用铲车硬生生推出一条路给车辆经过。
这一天风景最美,也是最危险的一段应该就是沿着雅砻江走的这段了,现在是旱季,水流平缓,颜色也好看,山体是黄色的,水是绿色的,其实配起来,也是挺不错。就是,我开来的方向是靠江的,左边是峭壁,右边是深渊江水潺潺。这山谷的风又特别大,应该说是整个凉山的风都疼大,大到我感觉整个下午都在练肱二头肌。要不是路边有护栏给予我极大的安全感,我估计我会吓得魂都没有了。
那会我心里想的居然是,如果我真被大风卷到江里了,新闻标题可以这么写“震惊!广东一女骑因不满凉山地形崎岖且风大,自投雅砻江喂鱼!”
这种可怕的道路,终于在一个叫沈家坟的地方结束了,然后就开始迎来无休无止的盘山公路。
开始爬了一段时间看到的风景是这样的。
爬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看到的风景是这样的。可以说,除了海拔高度有所变化,其他的,根本没有产生任何位移变动。估计在二维地图上看,都是同个点。
真的是不知道爬了多少山之后,终于看到了一片巨大的平地,真的是巨大的平地,上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平地估计还在塔公草原或者毛垭草原,都不一定有这么大。
绿树,庄稼,房屋,还有偶尔出现的拖拉机。一副忙碌的田园牧歌景象。
山那边的甘孜,青稞地还是一片冻土呢,山这边的凉山青稞已经开始熟了,甚至有一些已经开始收割。
麦穗在晚风里摇曳,整片整片随风起舞。我们曾在田野里歌唱在冬季盼望……
也就是在这一天,我开始不用担心黄昏的赶路了。其实我是很喜欢在夕阳下骑行的,阳光变得柔和,整个世界也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可惜在藏区的时候,黄昏如果还没到达目的地,我总是会感觉到慌乱和恐惧,黑夜在一点点吞噬光明,吞噬我的耐心和信心。那一刻就没有了欣赏美景的心情了,只有必须在天黑前到达的迫切。
而这一天我再也不用担心了,因为这里的村庄城镇连绵不断,房屋沿着公路一直延绵到我看不到的地方。我想,这是旅途中最大的安全感吧。没有赶不到目的地的恐惧,没有饥寒的交迫。
只有和煦的风和暖暖的夕阳照在脸上和身上。
你要问我,到达凉州,到达冕宁有什么感觉。
我会说,满满人间烟火气息。
路上的车流多起来,房前屋后的樱桃树上都结满了果实,人们虽然步履匆忙但不是旅人的那种急迫感,而是回家路上的温暖。
路边有农民卖樱桃,停车一问,一斤五元,果断买了一斤多补充维生素。
虽然夜风很大,卷起了路面的泥沙,但依旧没有卷走我对人间的热爱。
那天在朋友的游记里看见一句话,也送给你们。
旅行比在家里每天饱暖无忧更有存在感
但存在感有时候是用痛苦换来的
2021年4月14日
于四川凉山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