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真有引力 长途试驾验证
——派方引力150深度试驾体验报告
信誉度相对缺失的时代,再好的车再大的品牌,都需要市场验证,都需要骑行试验,并拿出实实在在的骑行结果与数据,才有更好的说服力。
这次的派方引力150踏板,就是基于这样的验证心态,我们开启了其在贵州黔东南与黔南的2023年8月巡回试驾打卡之旅。
试驾打卡之旅出发仪式
说起踏板车,从使用功能的角度看,大致分成代步型、摩旅型、玩乐型这么几大类。我们今天的试驾车型——派方引力150就是典型的玩乐型踏板车。目前国内,引力150这类纯玩乐型踏板为数不多,与之类似的当属意塔杰特200。顺便说一下,这类纯玩乐踏板车型的特点是:造型高度运动化,各种参数设定与调教以及配置安排偏向运动性、操控性安全性,不怎么考虑或者顾及坐桶等车身装载空间、后座舒适度甚至油耗与续航之类的要素。
为了能更好地验证引力150在各种路况与天气下的综合表现,我们特意不着急不赶时间地细细骑行,避免单纯路面、单一情况下的片面的选择性的验证,在游山玩水、停停走走、恣意打卡之间完成一种自然而然的纯天然试驾。
打卡瓮安茶厂
经过前后12天累计1500公里的骑行,我们得出的基本试驾结论如下:
颜值造型表现:外观造型与色彩搭配属于见仁见智的内容,引力150造型上给我几点较深印象的是,纯运动风格,别具一格,有点鸭嘴兽的意思,这是所有喜好个性化摩友看重的,越是不一样,越是有感觉。
在高速路上的无坡度路段实际极速表现:120码(表显),估计日常骑行极速最多能到125码左右,再往上就需要改装了。这也说明,引力150已经属于高功率踏板了。
爬坡表现:各种陡坡,一律轻松应付,即使从海拔1000米持续几十公里攀升到海拔2000米(位于台江红阳万亩草场)左右也没有感觉到热衰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的这款车动力性能的优越,也匹配了12.2千瓦的功率数据。这个优势应该还得益于这款车水箱尺寸的加大,这个细节才是运动玩乐踏板的有别于代步踏板的支撑。
弯道表现:正如工厂官方强调的,引力150是真正的G元素车架结构,就是俗称的带横梁的非U型结构,加之轮毂、后摇臂、后脚踏等部件的全铝合金材质,加之较高的离地间隙(约为150mm,同级别大多为135左右,只有力帆KPV达到180mm)与1320mm同级别较为紧凑的轴距,再辅以滕森的半热熔轮胎,弯道骑行轻松自如无压力。至于知否有工厂标注的可以38°倾角,无法测量,相信这个倾角不在话下。
烂路表现:为了测试引力的运动与越野性能,本次我正好为其准备了两种烂路,一种是正好赶上一段坑洼高度不平的近乎废弃的砂石路,除了感觉减震偏硬之外,其他情况很稳;另一种是特意找一个路边河滩路,直接骑车干过去,鸡蛋大小的鹅卵石路面,引力150的抓地性与通过性依然可圈可点,这预示引力的越野性能可信与可期。
震动表现:怠速与骑行时震动的控制考验着一辆车的整体设计与工艺水平,派方的两种震动性控制不错,比我经常骑行的意塔杰特明显好很多。一个测试骑行震动感受的小技巧是,看手机放在手机支架上的晃动效果就很可以。
刹车表现:一路骑行,基本上没遇到急刹车情况,也没有刻意去尝试急刹车,正常骑行与刹车,不侧滑,不摇晃,感觉稳当。不过,因为有ABS的介入,刹停距离相对拉长,骑行时遇到不明朗或者紧急情况建议适当提前减速与捏刹。
舒适度表现:我个人感觉舒适度上是引力150车的一个极大的亮点,除了骑行三角的合理,腿部空间的宽松(身高1.6-1.8米最为适宜)外,最难得的是看似无心设计的后座的靠背功能堪称神来之笔,对腰部构成温柔呵护,一天骑行400公里下来,50多岁的我居然腰不酸腿不疼,这效果简直不要太美妙。这种疗效,赋予了引力150更多中长途摩旅的功能,真是意外惊喜啊。至于减震的过滤性,偏重公里骑行设定,在颠簸路线略显偏硬。坐垫的质地与弹性很亲切友好,不打滑,不捂裆。
其他细节表现:β版的引力,彩显仪表的各种显示在各种光线下高度清晰,不费眼;β版的双油门拉线也是响应灵敏,所以建议摩友们要选择的话尽量选择β版;在油耗方面,引力150多少有点让人意外,并没有因为相对暴力的动力性能而加大油耗,满箱11L轻松能跑出400公里以上的里程,这为中长途骑行又增添了一重保障;随车的USB充电接口特别好用,连接牢固,且充电效率不错,边骑行边充电,手机用来导航还绰绰有余;另外,三透镜的大灯灯光完全可以够用,不加装射灯也能应付夜间行驶。
综合表现:一路骑行下来,历经风雨天,历经坎坷路,车况没出现任何状况,说明引力150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做得对得起观众。在完成试驾的同时,充分享受与体验了骑行之乐、摩旅之趣,此次打卡之旅可谓一举两得。
打卡鹅卵石河滩
最后,说说引力的不足之处或者说提点建议:
一是建议贴花上最好加上“派方+引力”字样,否则很多摩友无法识别“π”为何物,造成品牌与车型各自为战的“两张皮”现象。
二是前面的置物口袋太浅,骑行时不能放置任何物品,放手机容易掉落,放矿泉水肯定掉落,我骑行中就损失一瓶矿泉水呀。这置物口袋要么内部加深,要么上边加高,否则只是个尴尬摆设。
三是引力150的改装件很少,无法在车身上添枝加叶,就算加个边包也无从下手,给人一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孤独感。
就实打实总结这些吧,权且作为一种民间试驾报告,若有偏差,还望摩友们指正。不知各位摩友们试驾过这款车没有,感觉如何,不妨交流。摩友们还发现有没有类似的运动踏板值得一骑一试,也不妨互动一番。
(20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