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几篇分享说了酷道比较大的缺点是性能上轮胎的打滑现象和视觉上的细狗姿态,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就是换更粗更抓地的轮胎,本来还想着自己跑的挺稳也不快,新车轮胎两三千更新的一样感觉有点浪费就再跑跑五六千一换,直到前两天连续下雨加上我们这重要活动洒水车一天碰到三五次,气温也骤降胎温一直不高,本来就跑的心惊胆战,结果周末晚上回家路上有个路口有十几米被大车压的梳子路(混乱无迹可寻的一溜一溜),也就60左右速度,直接整个车前后轮就各走各的摆起来了,我都能看到旁边等待区骑电动车的人想要躲避的慌乱眼神了,换换换!拿命省那百八十块不值当
米其林road6
轮胎我是早就买好的,我是看到了酷道圈里有个兄弟前后轮都加宽加大了,他的分享加大的一号尺寸没问题,稳妥起见就直接按照这个实践过的150/70和110/80买了,这两个规格的胎里后轮只有正新的两款龟背和米其林好像还有个象牌的旅行胎,最开始是打算买正新,后来一想不管是玩车还是其它,男人其实总是不会满足的,那就直接一步到顶米其林road6,这个规格最贵的玩过以后就不会有其它念想了不是
完工
银川这个破地方还是玩车人少产业不太行,我周边没有能拆轮胎换轮胎做动平衡三合一的地儿,四条胎加一对轮毂跑十来公里感觉太麻烦,一直修车的老哥这没有扒胎机,只能手工干,轮毂沿有几个小撬痕,不过挡不住便宜活干的也认真能接受
as5刀疤
前胎110/80规格的胎就更少了,能搜到的有正新的基础半热熔和刀疤,两条差距肯定不会太大,而且我看刀疤除了夏季以外其实口碑参半,但后轮都米其林了前轮只能买个刀疤稍微跟一跟心里平衡,毕竟价格定位显得稍微好一点,为了这破虚荣心遭的罪
完工
装完以后后轮视觉向下看明显跟挡泥板宽度更近似,相对更好平衡了边包车身宽度,有点休旅车的厚重感了
前轮大概视觉效果,头重脚轻感进一步弱化
前轮这个尺寸的胎就给挡泥板的空间就已经很贴近了,左右还好,上边距离挡泥板也就不到一指宽,胎宽比如果再加5挡泥板的最头那个位置估计就会蹭了
再近点看看空间效果
拆车现场
装完新胎以后整车视觉相比较之前更高更壮了一点
视觉就是这样了,虽然没法完全解决它头重脚轻的感觉,达不到巡航的感觉,至少从农用车效果向休旅车更靠近了一点,颜值还是有提升
最后说性能效果
1 换完以后第一个明显感觉是增高,我179裸身高,之前稍微放松可以舒服全脚掌踩实,现在不稍微用点力挤压大腿内侧肌肉只自然状态下是半掌落地
2 行驶感,我这车到现在没有拉过极速,最高就跑到一百,但是换完胎第一感觉是胎软,尤其是后胎,更之前那个更耐磨的硬胎比舒适提升明显,但是感觉80-100之间的提速受限更大的接触面积是比之前慢的
3 提速,刚刚为什么说了80起步开始慢,是因为抓地的提升,酷道的前边几档动力我一直觉得是可以的,所以开始阶段随拧随给澎湃感就有了点,非常适合市区内短距离大起大落的启停
4 制动,酷道原本的刹车很好但效果不好,是因为刹车力度很强但是轮胎有点拖累,50急踩后刹车就打横,换完以后因为后轮没有abs,急刹还是会抱死,但是因为road这种最顶轮胎抓地力直接拉满,并没有侧滑,抱死以后的滑行基本是直线,车身很稳不晃只有橡胶地上抓的咔咔咔声
5 至于压弯,本身这也不是干这个的车,之前我也就只敢有个10度倾斜,因为有一次急转我试了下也就10度或者多一点后轮蹭滑了一下,从那以后我就没压过,换完以后比之前大的十几度经常倒是走,也有信心,再大技术和车型都不会尝试了
6 原本是做动平衡的,之前也说了不方便,再说我比较少跑100,所以先跑跑看,高速如果别扭的话就去拆了再做,没啥大区别就这样了,如果有相关情况会给大家反馈
总结:换胎以后这辆车给我的概念就相当于从80的不错到90分的很不错,作为一个通勤加长短途散心骑的半休旅半巡航车没有明显的硬伤,操控的信心短板被补齐以后只有畅快和开心,换胎这个事,对酷道真是脱胎换骨,推荐你也来一下子,玩嘛,安全开心比啥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