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摩托车市场现状分析:中小排量稳定增长,大排量陷入困境

更新于2023-11-03

国产摩托车的出口情况怎么样呢?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九个月,国产摩托车总共出口了72.18万辆,其中两轮摩托车为68.6万辆。出口的车型主要是125,150,200,250cc的,当然也有一些110和50 cc的。这些车型在国外市场有着不错的竞争力,因为它们价格低廉,性能稳定,维修方便,适合各种路况和需求。

出口量最大的十家企业是:隆鑫,大长江,大冶,宗申,银翔,新大洲本田,豪进,力帆,大运,夏杏。这十家企业前九个月的出口量占到了所有出口品牌的58.4%。其中有两个黑马值得一提,一个是大冶,它旗下有升仕,启典,豪江三个子品牌,可能不太为人所知,但是出口量却很不错。它们的车型以时尚,动感,个性为主打,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另一个是豪进,它的出口量也有很大的提升。它们的车型以耐用,实用,安全为特点,赢得了很多中老年人的信赖。而隆鑫则一直是出口领域的老大,没有什么对手可以威胁它的地位。它们的车型以全面,多样,高效为优势,满足了各种客户的需求。

国产摩托车的出口情况反映了它们的产品力和市场力,也说明了国产摩托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我认为,国产摩托车应该继续加强出口,开拓更多的市场,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样才能在全球摩托车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国内市场呢?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的最新数据,今年前九个月,国内燃油摩托车的累计销量达到了1077.11万辆,其中仅九月份就卖出了122.19万辆。不过这些销量主要还是集中在小排量的车型上,因为250 cc以上的车型,九月份只卖了5.02万辆,占比很低。即使是前九个月的总销量,250 cc以上的车型也只有40.86万辆。这说明了国内市场对于大排量摩托车的需求并不旺盛,可能是因为价格高,油耗大,限行多,保险贵等原因,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踏板车的销量却一直居高不下,占到了整体销量的45.94%,也就是595.59万辆,其中125和150cc的车型最受欢迎。踏板车几乎把其他类型的两轮车型都甩在了后面,弯梁车和跨骑车的占比分别只有9.8%和40.2%。这说明了国内市场对于踏板车的需求非常强烈,可能是因为它们价格低,油耗小,适合城市通勤和短途出行等原因,让很多消费者青睐。从销量排名来看,前十名的企业依次是:大长江,隆鑫,宗申,新大洲本田,洛阳北方,五羊本田,广东大冶,重庆银翔,广州大运,轻骑铃木。这个榜单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豪爵仍然是单一品牌的销量冠军,前九个月卖了143.17万辆(包括250),远远超过了其他品牌,可以说是无人能敌。

这就说明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大家都很关注的大排量摩托车,并没有太好的销售成绩,而那些平时不太引人注意的通路产品,却一直占据着很高的市场份额。那么,谁更赚钱呢?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成本,利润,风险,策略等因素,而且销量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还要考虑品牌价值,客户忠诚度,市场潜力等因素。我觉得,国产摩托车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定位,选择合适的市场和产品,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自我封闭,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这样才能在国内市场中立足。

国产摩托车的未来会怎样呢?我认为,国产摩托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但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危机。今年,国产摩托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疯狂内卷和急剧降价,这对于很多品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国产摩托车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营销水平等方面,不能只靠低价竞争,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培养自己的忠实用户和粉丝,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国产摩托车也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不要只局限于中小排量的车型,也要开发和推出一些大排量和公升级的车型,满足一些高端和爱好者的需求,提高自己的产品档次和利润率,增加自己的产品多样性和魅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关注者,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和设计水平,让国产摩托车在大排量和公升级的领域也有一席之地,与进口品牌进行有力的竞争和合作。

总之,国产摩托车虽然现在还有很多的不足和困难,但是也有很多的优势和机会,只要能够抓住时机,调整策略,创新发展,我相信,国产摩托车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摩托车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