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60+四个男骑和即将耳顺的一女骑,有人说我们5个人是二杆,为啥呢,就因为我们三九天里骑摩托两天来回奔袭528公里,去秦岭腹地太白县看了三处冰瀑。
为啥要舍近求远呢,长安鄠邑的峪子里有的是冰瀑,且离西安近近的,咋不去看呢?一是人家防火封控不让进,二是我们想过一把瘾,寻找冬天骑摩托的乐趣,这才是主要原因呢。
本文将以快乐路上行和三地观冰瀑两大主题,来记录这次摩旅经过。
快乐路上行篇1.姜眉公路眉太段 斜峪口-鹦鸽川-白云峡-桃川-衙岭-咀头镇(太白县城)
正式行程是进入斜峪口开始,斜峪口是穿越秦岭的褒斜古道北口,我们走的姜眉公路(眉县—姜窝子)基本上沿着褒斜古道的轨迹修筑的,北口斜峪进,过太白,到留坝武关驿(姜窝子),再出褒斜古道南口-褒峪口,就到了汉中盆地,进而南去蜀地四川。
想必这条线路摩友们是再熟悉不过了。每逢走到这眉太两县的分界处,都忘不了打卡,我们也是一样。
石头河水库,老相识了,无论什么时候见到它,总是那么碧绿清澈透亮,只不过冬天里更加宁静安详。
褒斜古道上第一处开阔川道--鹦鸽川,这一处的树林稀疏的通透,鹅黄色装点着山色。
褒斜古道上第一处开阔川道--鹦鸽川,这一处的树林稀疏的通透,鹅黄色给灰色调的冬天带来了温暖,装点着山川。
石头河缓缓的淌过鹦鸽川,简直就是石头的圣地,河床里大小不一,溜光圆润的卵石,显示着水流的搬运能力。
褒斜古道北段(眉太段)典型地貌是两川夹一峡。下川就是刚刚过来的鹦鸽川,现在该进入一峡-白云峡了,这里是鹦鸽川的结束,白云峡的下进口,进口马耳山处正在修建眉太高速公路,全是走隧道,绕开了鹦鸽川和白云峡。
白云峡这段七八公里的路,我们并没有一把油的地穿过,不管是身形还是笑声都留在了峡谷里。
人生能有几次博,趁着眼下还能骑车,赶快去实现你曾经的梦想。西藏拉萨318,还有阿里新疆219,它们永远都在那里,诗和远方永远在那里,它们是永恒的,可是我们的人生是短暂的,不要荒废了年华,蹉跎了岁月!
前面这个口是白云峡的上口,出去就是褒斜古道上又一川--桃川。眉太高速从白云峡上口西岸的老爷岭穿出来,进入了桃川。川里热热闹闹,沿途是高速路的工地,国道上尽是拉土车,我们没咋逗留,匆匆照了相就闪人了。
观冰瀑篇1.青峰峡观人工冰瀑
三十里桃川就这样走到的上尽头-青峰峡,桃川是太白县的白菜心,川道开阔平坦,人口稠密,新农村建设搞得不错,沿途新村新房很有规模。最开始它并非是这个桃川,来龙去脉我留在后面再讲。网上有很多青峰峡冰瀑的视频,我们先激动一下,马上就可以见到冰瀑了。
进青峰峡看冰瀑要买门票和摆渡车费,65以上免门票,60-64半票,60以下全票40元,摆渡车费不免,来回35元。我们5人按各自情况购票入园,坐了3公里的车到了看冰瀑的地方。一下车傻眼了,我们这位女骑脱口说道:这是假冰瀑嘛!工作人员怼了她一句:冰是真的呀。冰是真的不假,但整体造型是用木头搭成架子,把水引进管子里,水龙头喷浇冻成的冰。唉!大家都觉得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还是打个卡吧。
人工冰瀑和天然冰瀑的区别不在于冰的真假,而在于生成的环境和形状。天然冰瀑大都生成在河沟的断崖处,一挂冰瀑从几十上百米的高处,一面坡的垂挂下来,底部有的圆锥体,有的葫芦状,崖壁上倒垂着许多椎体。而人造冰瀑是平地堆冰,上半截林木裸露,山冰没个着落,和四周环境一点都不搭配。
听景区工作人员讲,他们花了几十万打造人造冰瀑景观,说实在话,造型设计还是下了功夫的。那些没见过秦岭里天然冰瀑的人,还是能被这阵势给唬住的。人常说,蓝冰蓝冰,这回还真的见识了什么是蓝冰。
快乐路上行篇2.上五里坡到衙岭怀古思幽
从青峰峡出来上五里坡,就到了衙岭上。衙岭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岭北水归石头河入渭河继而汇黄河,岭南水归褒河入汉江继而汇长江。衙岭又是古战场,三国时期诸葛孔明端坐衙岭关城箭楼之上,悠然地弹着古筝,又一出空城计,吓得司马懿十万大军倒退三十里。刚才我们走的桃川就是司马懿大军逃跑之路,刚开始后人把这道川叫逃川,叫着叫着觉得晦气,加上每年春天川里桃花盛开,于是就改名桃川。
站在衙岭上会有一种遗世独立之感,或是获得一种超然。好比是久在沼泽地里跋涉,一瞬间你站在了水边高地之上,成了一个观察者 ,观察跋涉者在跋涉,很有意思的。
古人说:天下熙攘皆为利来。关楼下车流滚滚,穿梭奔波,想走的不能走 ,想停的不能停,南来北往的,有的奔名有的奔利,辗转各地,漂移四方,出得陋门进得高堂,遇彷徨入歧途,谁不忙碌。我也是一个忙碌的人,然而在片刻的闲暇里,竟会发生顿悟,获得了调整生活的提示。
衙岭前往太白县城咀头镇也就十几公里,途中看到往年火爆的塘口鳌山滑雪场,没有积雪很是冷清,人工造雪的几条滑道,就像是画在苍黄山坡上的白道道。
当晚住宿太白县城,当然把酒言欢,畅谈友情是少不了的,这里按下不提。
欢乐路上篇3.太洋公路(太白-洋县)咀头镇--苏家河
第二天上午我们出太白县城,向东驶入前往黄柏塬的太洋公路。盘山公路绕了十多公里,有两处台地,先过小贯子再过大贯子,也就相距2公里多。这大小贯子,原名叫小棺子大棺子,相传当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从褒斜道回撤,为迷惑司马懿追兵,在这里埋设了一大一小两座假坟,所以就取了这俩名。站在此处可以眺望太白县城全貌。
太洋公路大家都很熟悉,在每年秋天,前往黄柏塬看红叶,这条路上是车水马龙。可眼下静默的让人瞌睡,我小白的轰鸣声划过水杉林的树梢,在山间久久回荡,河沟冻成了冰河一道,只有红柳不怕冷,傻呵呵地迎风摆舞。
走到垭口金鸭滩,这处高山草甸,露营者的天堂,早已没有了夏天的喧嚣,四周一派肃杀,荒草凄凄躺在山顶晾晒着肚皮。
过金鸭滩开始下坡,由于海拔较高,河水都冻成了这样的冰河。褒斜古道自古多有战事,看到眼前景象,不禁让人想起“铁马冰河入梦来”那个年代...
城里人一旦逃离了钢筋水泥的森林,扑入大自然的怀抱,什么面具都可以摘下的。这位女骑都是当奶的人了,见了这冰河,一股脑地趴在上面,匍匐打滚,稚嫩得好像又是当年那个纯情少女。
离苏家河冰瀑越来越近了,天高路阔,路边小憩一下,下面大家也想在这样的S弯里,玩儿一把过弯车技。
难怪人们都爱往黄柏塬跑,这样的S弯道压起弯儿来,是不是很考验车技,很过瘾。
精神也是需要保养的,骑摩托所有的金钱和时间的花费那叫精神保养费。因为骑摩托车可以让你开心,只有你开心了,你才有动力去挣钱去养家。骑行越久的人,心态越好,因为骑行解千愁。
在寒风和暖阳交织下,我们沿崎岖的公路骑行,虽然不像年轻人那样疯狂,但有些路段也忘记了年龄,忘记了各自的角色,都沉浸在驾驶的快乐之中。我突然发现:人是一个有灵魂寓体的生命 ,骑行在追求诗与远方的路上,甚至会惭愧自己以前浑噩虚度,把宝贵的日子都忙丢了。
观冰瀑篇2.太洋公路36+公里 苏家河冰瀑
过苏家河林管站到36公里桩,再骑行4、5百米就到了冰瀑跟前,就在公路旁边。整块的零星的、长的短的、粗的细的,参差的冰柱冰锥冰笋,刺啦啦地从山岩的土层里、缝隙里挤出来,倒垂着。
今年山里雨雪水少,结的冰瀑不如往年的壮观。我们一行五人骑行一天半,奔袭二百多公里就为了看它一眼。此处冰瀑不是断崖跌下形成,而是从山体中渗出的水结成的。自然而生,长在深山中,是真的冰瀑。
苏家河冰瀑有两处,大冰瀑看完再往前走五六百米,一处小冰瀑。
我们打趣地问女骑,这冰瀑是真是假,回答毫不含糊:当然是真的喽!她在冰瀑面前可疯够了,上窜下跳,做着各种姿势,把给她专职拍照的忙的团团转,就差抱一坨子真冰回家。
看过一个网红视频,说的是台湾几个耋耄之年的老头,得到其中一个骑友病逝的消息,他们不是步其后尘而等死,而是相约再来一次三十年前的环岛摩旅,推出尘封多年的老摩托,载着骑友的遗像,老头们在机车轰鸣中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他们的精神得到了永生!我们也要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观冰瀑篇3.桃川.路平沟石头城冰瀑
离开苏家沟冰瀑直接导航石头城,它位于桃川中段东边的一条岔沟路平沟里,冰瀑在沟垴。我们把车骑到石头城--路平沟寨址跟前,再往里走就骑不成车了,有积雪得徒步,摩友变驴友。
石头城是路平沟里的一个寨堡,历经沧桑很有神秘色彩。寨主姓何是当地的财主,为防备土匪侵扰,用石头垒筑了一圈正方形石寨墙,边长约七八十米,堡城内是他家的庄园。如今四面城墙除上端被毁外,城内屋基和城外主墙体均在。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去细细探究石头城,只是匆匆一拍,直奔冰瀑而去。
探访路平沟沟垴冰瀑的只剩下二男一女三个人,另外二人家中有事没进沟就直接回了。石头城距离冰瀑导航显示2.5公里,赶紧走,日头偏西的厉害了,这是最后一段水泥路,雪压得瓷瓷的。
踏上了景区修的石头路,越往里走,雪积的越多越厚。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路平沟里寂静一片,入耳的是踩雪的咯吱声,还有我俩的喘气声,停下来小站时,甚至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
路平沟越往里走路越不平,渐渐地正规路没有了,走的都是乱石窖,巴掌大的一丝天,阳光只折射在山尖尖上,沟底里一片阴森。趁着歇气的空儿,还忘不了秀一把摩友变驴友的风采。
路平沟里很是宁静,溯风不见吹,雪花不见飘,满沟的石头疙瘩,我们在乱石窖里高一脚低一脚,踉踉跄跄的蠕动着,但豪气不减。衣服外边寒气逼人,但心里头是火热一团,浑身冒水,浸透了内衣,恨不得脱个精身子,但不敢。老汉不肯示弱,脱掉外套,仰天长啸,清肺洗肠,把满肚子的郁结和废气都吐在这深山里,然后再用力吸纳,一股清新的空气,瞬间充盈了躯体,从头到脚贯穿到底,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每个毛孔细胞都有着说不出的舒服。人也就在这一吐一纳中活出了精神。
我们这位女骑甭看她在公路上逞能行,进山走雪路就没有了狂劲。往上的路更难走了,她又没有戴冰爪,最终选择了放弃探险冰瀑,眼巴巴地看着俩老汉踌躇前行的背影,消失在路的前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路平沟冰瀑,千呼万唤始出来,它不是凭空天降在我俩面前,是我两个65岁的老头,艰难跋涉不言放弃,我俩始终保持着铁摩友真驴友的本性得来的。
路平沟冰瀑。其他季节它就是一挂飞瀑,从近百米高的崖头纵身飞下,如今它凝固在崖壁上,已是悬崖百丈冰,我俩在崖前笑。
面对冰瀑我想起了北宋宰相王安石的一句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今天俺俩老头也没有啥大志,只是心里想着,不走到水尽头断崖处,不看到真冰瀑,心不甘。
纵有万千种辞藻,不如有图有真相,我们把隐藏在大山深处,鲜以示人的冰瀑请出来,以飨老铁们。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俩最终是要离开这绝尘的境地,回到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离开时最后看了一眼冰瀑断崖顶端的山峰,在一抹斜阳的映照下,嵯峨而峻峭,我心里在想:两天一夜,我们一行骑行近三百多公里,在秦岭深山里探寻冰瀑,尤其是今天俩老头的表现,是在满足一种精神追求,寻找一种灵魂归宿。找到了吗?答案不敢说是百分之百,但起码我们努力过了。可惜今人多为欲为物所累,往往冷落了灵魂。人的灵魂枯萎了,人是何人?生活并非吃快餐盒饭 ,生活应该添加一些有嚼头的佐料。
世界上有些事情,有时动身不如注目。但愿你们不能亲临其境的朋友,能从上面的图文中领略大秦岭的奇妙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