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些,你还会迷恋单摇臂吗?

更新于2024-01-27

众所周知,摩托车在生产的过程中有两个不同取向,一个是赛道,而另一个则是民用。这就衍生出在车型以及车辆构造上的差异性,比如赛道版、仿赛等车型,而结构上则是分为双摇臂和单摇臂。今天就聊聊单摇臂的哪些好和不好。

首先解释下什么是单摇臂。在摩托车车体结构当中,都是以双摇臂为主,因为这样让令车辆后轮与车身能够有两个对称的链接点,这让对于车身的刚性提升有一定的帮助。相对而言,单摇臂则是只固定车轴的一侧,通过单臂作为主要支撑力来稳固后轮。

存在即合理,单摇臂存在最大的意义是什么?是赛道!对于摩托车比赛而言,在高强度的比赛中,轮胎的更换频次会提升,而快速换胎则变得尤为重要。单摇臂只需要拆卸车轮轴心的一个固定螺丝即可完成,所以能够实现快速更换轮胎。

相对于双摇臂来说,单摇臂的设计从美观性是比较突出,或者也是因为其数量稀少的原因,所以往往在整车的价格当中也会占据一定的优势。再者,单摇臂让排气管的放置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能够适配更多元化的大排气管,这样也是符合很多人的审美。所以,当你骑着一个单摇臂的版本,似乎就会感觉与别人有更多独到之处。

然而,对于既漂亮也换胎方面的单摇臂,为何不被重用呢?我觉得有以下两个原因。

单摇臂不能支撑太高强度的颠簸

单摇臂车型由于只有单边进行支撑,所以对于车辆行驶在颠簸路段时,对于车架整体所承受的压力也是相应提升。单摇臂的车型需要通过高频次的缓冲减压,才能让车辆达到很好的平衡性,而且连续颠簸的路段下行驶,也是对整体车身刚性的一大考验。

在承受压力方面,双叉臂能够通过两个支撑点完成力量的减轻,而单摇臂只能通过惯性以及悬架系统来支撑,万一遇到大幅度的摇摆或者转向过度,这种外力作用之下很可能会让车架变形,甚至车轮脱落。至少,民用版本和赛用版本是完全不同方向的。

单摇臂的造价以及维护成本更高

单摇臂是因赛事使用便捷而生,然而参赛车辆大多数排量大且车身重,且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重心不断转移,所以对车辆车体刚性有严格要求。少了一个支撑臂,同时要达到相应的支撑效果,从选材到制作都相当严苛,所以造价的成本也会随之上升。一旦车架出现扭曲变形,那么维修的成本也是相当高的。

另外,因为单摇臂车型只有一个固定螺栓位置,所以普通的起车架是无法使用的,需要采用特质的工具才能把车支撑起来。

从美观角度来说,单摇臂有着先天的优势,而实用性上却不太利于日常使用。当然,也会有很多杠精会说,我们又不是下赛道,就是平时溜车的时候帅就完事了。的确没有问题,美观的确是它的最大优势,至少保值率来说,它还是占据不少优势的。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