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历史】--- 国产龙头“力帆”的兴亡史

更新于2024-01-29

       

       说起力帆,很多人都不屑一顾,都觉得这不就是一个粗制滥造快破产的品牌吗?

       但曾经的力帆可以说是国产中的龙头老大,无论是研发力还是产品力,都将一众现有的品牌按在地上摩擦。而且,力帆是真正做到了赚外国人的钱来强大自己的民族品牌。

       很多人可能会想,力帆这么牛逼现在能倒闭了?今天我们就来解析一下当初辉煌的力帆是如何倒下的。

       力帆起始于1992年,刚开始也只是个摩托车配件厂。但是后来尹明善老爷子给力,斥巨资在1995年成功研发了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电启动发动机。像如今混的风生水起的钱江、新大洲、轻骑等等,当初用的都是力帆的发动机。

       

       后来力帆更是一鼓作气研发出了卧式三气门发动机,成了中国摩托车行业的里程碑。可以说在2000年前后,路上10辆国产摩托车其中有4辆就是力帆的发动机。到了如今,力帆自主研发的V型双缸发动机依旧有很多品牌在使用。而且最重要的是从2000年以后,力帆就常年霸榜国产摩托车研发第一的宝座。

       当然这只是摩托车方面,在汽车方面,力帆在2005年就已经是中国汽车专利拥有最多的品牌了。2007年更是研发出了中国首台VVT发动机。不过力帆的汽车也就凑个热闹大家看看就行。总的来说力帆的研发在前期还是非常给力的,尹明善老爷子还是非常舍得砸钱。

       据力帆退休的老科人员透露,95年那会普通人月平均工资也都才几百元,而力帆的科研人员工资就已经是3000元保底了。而且一有成果还有巨额的奖金。所以还是不得不佩服老爷子的魄力。

       但是力帆搞研发就是前期猛如虎,后期萎如蛇。

       一出道就是巅峰,但是就开始吃老本了,后期就拿不出惊艳的作品了,直到近年才搞出个V型双缸发动机。但是也跟95年一样,研发出了就开始吃老本,一直吃到没人买为止,再研发出新的发动机出来,所以在研发上的接力就非常不足,非要火烧眉毛的才开始急,也不知道是舍不得砸钱了,还是真的江郎才尽了。

       看完研发,我们再来看看力帆的销售:

       上面我们说的力帆研发了中国首台电启动发动机,而这台发动机当时可是每年都能卖出50万台的,每台的利润是200元,也就是一年光卖发动机,力帆都能赚1亿,再加上摩托车销售方面那利润就更高了。

       当然开头咱们也说了力帆是真正做到了海外获利民族英雄。1998年力帆取得了自营出口权,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在开展力帆瞄准的就是最近的东南亚国家。重庆摩帮整体进入越南市场,就是力帆带头的。凭借的价格优势和成本优势,当时整个越南市场都被中国品牌所占领。当然这一窝蜂钻进去,后来就便宜了日本人。

       力帆不光是在东南亚地区销售,到2017年省力帆年报显示力帆的产品已销往了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欧洲还是美洲、非洲都有力帆的生产基地,在营收方面早在2001年上力帆的出口创汇就已经超过了2亿美元了。是摩托车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一哥,海外的销量占到了总的35%,但是这35%却创造了力帆75%的利润,也就是说力帆的海外利润比是国内的两倍多,所以尹明善老爷子才说力帆是做到了海外获利民族英雄。

       但是力帆这个海外营销也是虎头蛇尾,2001年就已经超过2亿美元了,但是到2017年还是6亿美元,都过去了16年了。这销量基本上就是不进反退的现象,当然这也是产品力后劲 不足造成的。

       销售方面说好我们再来看看力帆的市值:

       力帆是2010 年上市的,是中国首个在A股上市的民营车企,巅峰时的市值是300亿。而到了2020年8月力帆的市值就已经跌到了57.4亿了,几乎是蒸发了整整247亿。不光是蒸发了,力帆还有一屁股外债,2020年6月18日,力帆发布公告显示,力帆涉及的诉讼案件已达到了392件涉及金额达到29.06亿元,而公司从2015年开始利润每年就只有4亿元左右,也就是负债率高达70%,赚的远不够赔的。

 

       当然这些都是表面上的数据,要说力帆真正衰退的原因:

       还得从汽车开始,尹明善老爷子还是把造汽车看的太简单了,这么多年大家对力帆汽车的品牌印象就一个字烂,十几年下来没有丝毫的进步,作坊式做工坚持不改,而汽车业务却占了力帆最大支出,收入却是寥寥无几。常年与海马、东南、北汽这些品牌位居一线,而且最重要的是汽车品牌的不入流也影响到了摩托车业务的发展,让用户在选择摩托车时就会联想到汽车的粗制滥造,所以搞得两边都不讨好。

 

       但即使是这样,力帆在2015年之前还是非常强的,但是在2015年之后就变天了。大家都知道那段时间刚刚流行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新品牌还是老品牌都是扎堆往里面钻,好像不搞个新能源汽车出来就不配在汽车圈混一样,而这时的地方就扎了进去。2015年力帆新能源汽车销量14,874辆,但是其中有2,395辆不符合国家的补贴条件,涉及金额达到了1.14亿。随后力帆就受到了骗补带来的严厉处罚,同时也被取消了2016年的新能源财政补助资格。从此之后力帆的新能源汽车就开始跳崖式下滑。

       本来受到处罚了应该就学好了,但是没想到,2018年力帆又因为骗补被处罚了。在经过两次骗补风暴之后,力帆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家不光是新能源了,就连销量本来就很惨的传统乘用船也受到了影响,变得更惨了。随着力帆品牌形象的急剧下滑,市值也在跟着跳崖式下落,而随后不断的维权与新闻报导更是一步一步将力帆推向深渊。

       到了2018年年底面对堆积如山的库存,经销商无处不在的讨债,力帆终于扛不住压力向北京车和家出售了力帆汽车百分之百的股权,自此之后力帆汽车掌门人易主,不过这对于力帆来说也只是汽车板块中的一部分,力帆是拥有两块汽车生产牌照的,而和家只是拿走了其中一块,就是剩下的一块牌照也因为1亿元的融资逾期问题被司法冻结了。

       到了2019年力帆问题不断扩大,银行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力帆也开始出售了自己的一些项目业务生产设备,甚至是连生产基地都卖掉了。但即使是卖掉了这些有了几十亿的现金,也依然填不上170亿的窟窿。而这时银行终于扛住压力对力帆断贷了,这次力帆也差不多该破产了,但是作为重庆的一块招牌,重庆政府并不希望力帆就此倒下,所以要求银行不能断贷抽贷,而力帆就这么深深扛过了2019年。

       到了2020年,随着力帆控股的连续公告,创立28年的力帆,已经到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根据力帆股份8月11日发布的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力帆控股)通知,力帆控股于2020年8月11日收到法院送达编号为“(2020)渝05破申460号”的《民事裁定书》,法院裁定受理了力帆控股的重整申请。

       这也意味着,力帆股份存在着退市风险。

LF 150 - 1

       早前,在2020年6月18日晚间,力帆股份发布的公告表示,公司涉及诉讼(仲裁)已达392件,涉及金额29.06亿元。其中,已判决(仲裁)案件221起,涉及金额18.36亿元,力帆全部为被告。未开庭案件82起,涉及总金额5.8亿元。而且力帆集团的负债都是短期需要偿还的欠款,在一年内需偿还短期债务就有90.75亿元。

       与此同时,力帆还面临着员工讨薪,经销商退网风波等多重负面影响,仅涉及诉讼的金额就高达近30亿元。

LF 250 - P

 

       力帆陷入困境还与其主营业务下滑有关。汽车产销量的严重下滑加上巨额债务,先前新能源骗补等不利影响,是导致力帆走向衰败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力帆在生死边缘挣扎日久。财报数据显示,力帆近3年来的业绩表现均不理想,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126亿元持续下滑至2019年的74.5亿元。2020年一季度,力帆股份实现营收5.64亿元,同比下降74.88%;归母净利润为-1.91亿元,同比下降103.06%。

LF 150 - 14V

       

       外加上,疫情冲击正在促使汽车行业加速洗牌。坊间传闻,吉利汽车将“接盘”力帆除摩托车之外的其余业务,包括上市公司壳资源、生产资质、金融牌照等。不过,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称,对此事并不知情。

KPR LF150 - 10P 赛车贴花版

       从兴起,到目前挣扎再生死边缘,其实外人很难探知一家企业兴衰的真正原因。一位长期在力帆任职的知情人透露,力帆的势微与衰落,也许跟尹明善用人方面的失误有关,信错人,被人算计,导致了一些战略失误。

       也有人认为,力帆的逐渐没落,也跟整个摩托车、汽车市场的变化有关。国产车企的艰难,不只力帆一家。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外加新冠疫情的冲击,整个汽车行业整体情况都不乐观。

V600

       到了2021年就更惨了,全球新冠病毒爆发,整个制造业激进停顿,原本对于力帆来说也无所谓了,但是力帆还有海外市场能够盈利,这病毒一搞海外市场也没了,所以到了2021年8月7日的时候力帆正式向法院提出了破产申请,而法院也受理了。也就是力帆已进入了破产重整程序,下一步就是看谁来接盘了,是退市还是被吉利捡漏,这就要看后面的发展了。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