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了13年报废可能也救不了中国摩托车市场

更新于2024-05-01

我想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个话题,即"13年报废"的政策对中国摩托车市场的影响。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如果取消了这项政策,就能挽救中国的摩托车市场。然而,我个人的观点是,解除了13年报废的规定,也救不了中国摩托车市场。

我理解大家对于13年报废这件事的关心和焦虑。作为一个摩托车爱好者,比如我自己就有一辆我非常喜欢的TMAX560,仅开了1,000多公里,我并不想在13年后卖掉它。如果它因为报废政策而不能再属于我,对我来说,心里会非常不舒服。

但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经过13年之后,绝大多数的摩托车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的价值残留。举个例子,大部分新车在市场上的售价可能都在两三万块钱以下,而过了13年之后,这些车的残值可能只剩下一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13年报废政策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我承认对于像哈雷、宝马或者大排量的本田这样的高档摩托,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如果从残值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国内的汽车还是国外的摩托车,一般都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而贬值。比如说,国内的汽车使用三年后,通常只剩下原价的五六成。在英国,三年后的摩托车大约只剩下一半的价值,而时间再长一些,比如10年或13年,即使是高档大排量车辆,也很难有一个有效的残值存在。

现在的问题是,根据现行规定,一旦摩托车到了13年,就应该进入报废程序。在报废后,车主可能只能得到200块钱的补偿,这对于许多车主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本质上,这是一个关于个人财产的问题,可以理解为,虽然可以限制我使用这辆车,甚至限制我走的路,但是,你不能说这辆车不属于我了。

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一些变通的办法。比如,你可以把车辆过户给家里的老人,或者没有驾驶证的人。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继续持有这辆车,并维持它的一些残值。所以,我个人认为,即使没有了13年报废的政策,摩托车的价值也不见得能增加多少。

我个人的观点是,解除了13年报废的规定,虽然可能会对中国摩托车业的一部分人群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整体的摩托车市场,并未形成根本性的影响。中国的摩托车市场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报废政策,还有更多的因素。

站在我个人的立场上,我想谈谈对于能真正所谓"救"了中国摩托车市场的关键因素,那就是解除禁摩政策。如果解除禁止在城市内骑摩托车的规定,你会发现,例如像北京、上海,甚至是全广东省等地的摩托车销量会有显著的上升。

广东省的天气绝佳,适合摩托车通行,反而是禁摩政策执行严格的地区。如果放开这些地方的禁摩政策,我相信,整个全中国的摩托车销量会有着显著的翻倍,甚至可能达到五倍的增长。摩托车市场的容量如果足够大,产生的服务商和各类摩托车相关节目就会随之增加,那么大家对于摩托车文化、对摩托车认知的各个方面,都会得到整体的提升。

目前的情况是,经过前几年的发展,整个摩托车市场已经逐渐走向存量市场,我个人认为,未来几年基本上没有再次大幅度发展的可能。

至于广大朋友关注的13年报废规定以及禁摩政策是否会取消的问题,我认为这些政策一定会取消。但是,大家千万别指望什么时候能取消。即便我知道这些限制性政策在长时间的积累后,一定会有它改变的那一天,但我从不期盼它会在某一特定的日子里发生。我没有期待意味着没有触及到失望。我按照我的实际需求,我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我该享受的当下快乐,我就会去享受。

在生活中,我觉得对所有事情都应该持有这样的心态。就如同这个世界上,我们看得见也看不见的,有很多不好的事物,但是它们会终究会改变。然而,关于这个改变,我们不能按照自身的时间维度去期待它,而是按照事情本身的时间维度去理解它。

就像禁摩政策和13年报废,从理性和公平的角度出发,这些做法显然存在不合理之处。如同众多不合理的事情最终得以修正,它们也终将被改变。我相信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样的,虽然我们对这些政策感到不满,甚至觉得心痛,尤其是当它们真正影响到我们自己时。

然而,我却并不觉得它对我们选择购买车辆,或者对整个市场的发展有真正根本性的影响。我们应该买什么样的车,就去买什么;我们需要卖出多少车,就去卖多少。不管政策如何,我们的选择还是应当基于自身的实际需求,而不应该被这些外部的限制所左右。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不买最省钱!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摩托范所有,转载请联系摩托范官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