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中排仿赛的内卷大战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中,赛科龙RC401一马当先亮出价格优势,春风450SR在颜值这块死死拿捏,QJMOTOR主打“车海”战术,派出赛400、赛550前后夹击!
三大国产品牌纷纷亮出杀手锏,摩友们热情观望的同时,按住钱包的手也忍不住蠢蠢欲动,近日晒单的摩友可谓络绎不绝。在这样的繁荣表象下,不禁让人感慨:国内玩乐车市场难道已经进入了“中排时代”?另外,国产中排的崛起是否将对一直霸占重大排市场的进口合资车型产生重大冲击?Ninja400们还能延续往日荣光吗?
对以上两大议题,摩托范征集了平台上个月的优质创作者们进行了一番激辩,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观点吧!
先看Q1:
国内玩乐车市场已进入“中排时代”?
国产中排仿赛的内卷大战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中,赛科龙RC401一马当先亮出价格优势,春风450SR在颜值这块死死拿捏,QJMOTOR主打“车海”战术,派出赛400、赛550前后夹击!三大国产品牌纷纷亮出杀手锏,摩友们热情观望的同时,按住钱包的手也忍不住蠢蠢欲动,近日晒单的摩友可谓络绎不绝。在这样的繁荣表象下,不禁让人感慨:国内玩乐车市场难道已经进入了“中排时代”?另外,国产中排的崛起是否将对一直霸占重大排市场的进口合资车型产生重大冲击?Ninja400们还能延续往日荣光吗?对以上两大议题,摩托范征集了平台上个月的优质创作者们进行了一番激辩,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观点吧!Q1:【正方观点】——@DQ视角14026浏览 · 1评论Q2:
【正方观点】——
@肆冲程摩托车:
我的观点是玩乐车型(仿赛类)已开启中排时代,从原先的250级别在向400级别扩进,进口必将受到冲击,不可避免。
遥想当年250级别被进口合资车型霸占的岁月,天剑王250、光阳250、GW250、忍者250、本田CBR300R等车型一直是当时的首选。随着科技进步,国人自强,现如今春风、钱江、豪爵、无极、赛科龙等一众品牌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250级别仿赛。租赁车型选择也不在一味追求合资进口,国产品牌250车型得到了很高的关注度和认可度,这是实实在在发生的。
400排量仿赛属于进阶车型,在技术和人气积累的差不多的前提下,各大厂商也纷纷加入这个级别的争夺,也就是现如今的盛况。时代不可逆转,历史的车轮不会停下,最终400级别仿赛会跟250今天的情况一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间会证明一切。
最后的话可能也是最重要的话,车已经做好中排时代的准备了,车手呢?400级别,车手水平往往都是半斤八两,摔车概率极高,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先把人提升到中排时代吧。
@从小骑油箱:
答案是肯定的,四轮汽车市场的此消彼长就是很好的示例。但是在禁限摩政策下,中国摩托车消费的潜力本身就没有得到完全释放,所以短时间内进口/合资仍将处于“不愁卖”的情势。
长远来看,随着国产车型技术进步和宣发到位,以及文化积淀、海外征战等品牌体系的完善,未来更年轻的群体在初次接触摩托车时,可能并不会觉得国产大品牌会输给进口/合资,冲击的影响是慢性显现的,国产压缩进口/合资的市场空间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证明。
@冥月:
随着国产车布局国产领域,合资车型势必会受到较大冲击。原因是合资车普遍配置较低,并且排量还停留在250cc以下,并且引擎结构还比较老旧(本田还处于190cc阶段,铃木则处于250cc,YAMAHA从我小学到大学毕业依旧是250cc,只是改了个后碟刹)。虽然有出色的稳定性和品控但是对于“排量即乐趣”的中排玩乐市场会明显的力不从心;但另一方面也会刺激合资车企的动力平台引进进程,或许会促成一次洗牌。
对于进口车,受到影响会出现两种反应。1、如果市场出现和进口车性能接近的车型,进口品牌会中止中排车型以进口形式进入市场,反而会以更大排量的车型进入国内实施降维打击。
2、另一种加速新车型进入中国市场,但多半不会以进口形式,或将以入门中排合资生产,或以CKD的方式进入国内开始与国内车企争夺中排市场。
@内涵段子TV小闫同学:
个人认为进口/合资车型会受到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是有限的。受到的影响在于价格方面,毕竟国内“不差钱”的人还是占少数。但是进口/合资车型已经通过了时间和市场的双重检验,品控、稳定性等各方面得到了认可,“骑不坏”还是大家很看重的一点。
【反方观点】——
@保定天亮杨一:
在中排车型销售领域,不同细分市场中国产品牌与进口合资品牌的战况情况则略有不同。
目前最乐观的是进口合资品牌涉及较少的巡航太子车型,因为国产自主品牌车系表现最为突出,豪爵TR300、奔达金吉拉、QJ闪300S等等明星车款热度丝毫不逊于本田CM300、轻骑骁胜GV300S。
而战斗最白热化领域则是仿赛车型,本田CBR500、KTM RC390、川崎忍者400、雅马哈R3车型还有着进口车型骑行品质和质量做工的优势,不过以春风凯越321RR为先锋,春风、QJ、赛科龙品牌也用尽浑身解数尽可能多的赢得市场份儿。
而宝岛台湾省为主要战力的中排量踏板车型,则是与雅马哈XMAX、本田NSS相敬如宾,错开区间段。总的来看,中排级距国产自主品牌对进口合资品牌冲击是有的,但国产车型依旧处在一个奋起直追的位置上。
@突突突摩托工作室:
赛科龙将400级距的车型带去了3w内的售价,不得不说在同级中有着非常不错的竞争和价格导向作用。紧接着春风450SR、赛400的加入让这场“大战”更加精彩,以至于钱江怕被占了市场提前公布赛550。
不论如何,良性的竞争给车友固然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与实惠。但是国产需要得到市场认可或冲击进口车型,光有价格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产品设计、品控以及技术上的突破。只有做到内外兼修,才能对进口车型带来实质性的竞争。相信国产会越来越好,也希望国产大厂能够有这样的责任担当。
@DQ视角:
未来会受到冲击应该是有可能的,但短期内不太会(大概三五年之内)。主要有几点:其一是消费者信心问题,虽然国产摩托厚积薄发,这两年新车频发;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众多摩友对于国产车的信心虽然在恢复,但没有这么快。
其二,则是因为进口/合资品牌这两年明显将国际车款导入国内的速度加快了,这对于国产品牌反倒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毕竟他们有品牌先发优势;
其三,也要看国产摩托在品质、工艺、技术方面是否真的争气,还是目前的昙花一现;这个需要持续观察,毕竟只有持续的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出才能在消费者心中逐步改变形象。
最后一点就是,国产品牌自己在营销和定位方面也要清楚,在其他行业看过太多品牌,有点成绩后将消费者当韭菜的现象;希望国产品牌不要在这方面继续走弯路,当然消费电子行业的抢购、预售这类如今被吐槽的营销方式也要不得。
就我个人来看,如果能避免以上几点,国产摩托品牌才能真正在消费者心目中站起来,并且会走的更长远。
@戴维森同学:
我个人认为,进口车型和国产车型的客户群体一般是相对固定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排量仿赛的增加可能更多的是吸引新手的第一辆车直接上到中排。在Ninja的车友群体中我就有着非常直观的感受,相当的一部分车友年龄都很年轻,都是将此辆车作为第一辆车来进行购买。
而对于这种选择购买第一辆车的情况,我认为他们的客户群体则是相对固定的,很多人就是如果我的预算打算买进口车呢,我只会看进口车;如果我的预算打算买合资车或者国产车,我就只会看国合资车和国产车。当然,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一部分人会将目光从进口车转向国产车,但我觉得应该数量不是很多。
我个人的话,其实更倾向国产车一些,因为国产车的维修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它的兼容性会更高一些,但是保值率也是一个硬伤。到底两者哪种更优秀,我觉得还是交给市场去对他们进行考验吧。